在減數分裂形成精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發生在( )
A.精原細胞和初級精母細胞 | B.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 |
C.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 D.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統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0分)以下是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時做過的一些實驗。根據實驗分析回答:
(1)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他發現有一種蝗蟲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生殖細胞中只有12條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有具有了24條染色體。蝗蟲子代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雙親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一樣。子代體細胞中的24條染色體,按形態來分,兩兩成對,共12對,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薩頓立即想到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他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薩頓由此假說
。薩頓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2)1909年摩爾根偶然在一群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只白眼雄果蠅為了研究白眼性狀的遺傳,他用紅眼的雌果蠅與這只白眼的雄果蠅交配,子一代全為紅眼。他將子一代中紅眼的雌雄果蠅交配,子二代中紅眼和白眼之間的數量比是3:1,就果蠅的紅眼和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來看,其遺傳表現符合分離定律,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
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的性狀表現,總是與性別相聯系。于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
摩爾根等人的設想可以合理地解釋實驗現象。后來,他們又通過 等實驗方法,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解釋。摩爾根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3)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根據對DNA的X光衍射結果,以及對DNA分子不同堿基之間數量關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結構模型。他所應用的研究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學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練習卷B(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圖是其體內一個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細胞含有二個染色體組,此細胞經分裂后形成兩種精子或一種卵細胞
B.該細胞肯定發生過交叉互換,染色體結構發生了改變
C.等位基因A與a的分離不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D.減數第二次分裂出現差錯不可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右圖是其體內一個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細胞含有二個染色體組,此細胞經分裂后形成兩種精子或一種卵細胞
B.該細胞肯定發生過交叉互換,染色體結構發生了改變
C.等位基因A與a的分離不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D.減數第二次分裂出現差錯不可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以下是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時做過的一些實驗。根據實驗分析回答:
(1)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他發現有一種蝗蟲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生殖細胞中只有12條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有具有了24條染色體;认x子代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雙親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一樣。子代體細胞中的24條染色體,按形態來分,兩兩成對,共12對,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薩頓立即想到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他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薩頓由此假說
。薩頓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2)1909年摩爾根偶然在一群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只白眼雄果蠅為了研究白眼性狀的遺傳,他用紅眼的雌果蠅與這只白眼的雄果蠅交配,子一代全為紅眼。他將子一代中紅眼的雌雄果蠅交配,子二代中紅眼和白眼之間的數量比是3:1,就果蠅的紅眼和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來看,其遺傳表現符合分離定律,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
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的性狀表現,總是與性別相聯系。于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
摩爾根等人的設想可以合理地解釋實驗現象。后來,他們又通過 等實驗方法,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解釋。摩爾根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3)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根據對DNA的X光衍射結果,以及對DNA分子不同堿基之間數量關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結構模型。他所應用的研究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以下是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時做過的一些實驗。根據實驗分析回答:
(1)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他發現有一種蝗蟲的體細胞中有24條染色體,生殖細胞中只有12條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有具有了24條染色體;认x子代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雙親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一樣。子代體細胞中的24條染色體,按形態來分,兩兩成對,共12對,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薩頓立即想到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他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薩頓由此假說____
____。薩頓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
(2)1909年摩爾根偶然在一群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只白眼雄果蠅為了研究白眼性狀的遺傳,他用紅眼的雌果蠅與這只白眼的雄果蠅交配,子一代全為紅眼。他將子一代中紅眼的雌雄果蠅交配,子二代中紅眼和白眼之間的數量比是3:1,就果蠅的紅眼和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來看,其遺傳表現符合分離定律,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____
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的性狀表現,總是與性別相聯系。于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____
____
摩爾根等人的設想可以合理地解釋實驗現象。后來,他們又通過____等實驗方法,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解釋。摩爾根所應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
(3)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根據對DNA的X光衍射結果,以及對DNA分子不同堿基之間數量關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結構模型。他所應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