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在果酒發酵后期擰開瓶蓋的間隔時間可延長
B. 條件適宜時醋酸菌可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 果酒發酵過程中發酵液密度會逐漸減小
D. 將長滿毛霉的豆腐裝瓶腌制時,底層和近瓶口處需加大用鹽量
【答案】ABC
【解析】果酒發酵后期,酵母菌活動逐漸減弱,產生的二氧化碳逐漸降低,放氣時間間隔可延長,A正確。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可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確。果酒發酵過程中因為營養物質的消耗,有氧呼吸過程中也有水的產生故發酵液的密度減小,C正確。制作腐乳時是逐層加鹽,瓶口處需加大用鹽量,D錯誤。
果酒制作 | 果醋制作 | |
菌種 | 酵母菌 | 醋酸菌 |
菌種 | 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 變酸酒表面的菌膜 |
發酵 | 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通過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 | 氧氣、糖源充足時: |
溫度 | 一般酒精發酵18~25 ℃, | 最適為30~35 ℃ |
氣體 | 前期:需氧,后期:無氧 | 需要充足的氧氣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現代人的生活中使用的化工產品。如泡沫絕緣材料的辦公用品、化纖地毯及書報、油漆等不同程度釋放出的氣味。該氣體可能是( )
A. 甲醛 B. 甲烷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表示某細胞膜結構,圖中A、B、C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圖乙和圖丙表示物質運輸曲線,請據圖回答。
(1)A代表_______分子;C代表_______。
(2)在a~d的四種過程中,代表被動轉運的是_______。
(3)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中進入細胞的是圖中編號_______;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_______。
(4)Mg2+若通過該膜的運輸方式是______,與此相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
(5)b、c運輸方式符合圖_______所表示的物質運輸曲線。a~d中運輸方式符合圖丙的是_______。
(6)人體血液中的吞噬細胞能夠將侵入人體內的病菌吞噬。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結構特點。
(7)制備細胞膜的最佳實驗材料是______________,該細胞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U形管中間是半透膜(只允許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過),兩側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兩側分別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時間后,兩側分別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則兩側的液面高度和顏色變化如何?( )
A. 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只有左側有磚紅色現象
B. 兩側液面不變,兩側均無磚紅色現象
C. 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兩側均有磚紅色現象
D. 右側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變,兩側均有磚紅色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60年1月,科學家首次乘坐的“里亞斯特”號深海潛水器成功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進行科考,在近萬米的海底,科學家們驚奇地看到比目魚和小紅蝦在游動。
(1)馬里亞納海溝中所有的比目魚組成了一個____________。
(2)幾百萬年的前海溝下與海溝上的比目魚還是屬于同一物種,但由于馬里亞納海溝中的比目魚群體長期與較淺域的比目魚缺乏基因交流,最終會產生____________隔離。 造成這種現象的兩個外部因素是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由于地質巨變,最終人類只搶救一對馬里亞納海溝中的比目魚,通過人工繁殖,最終產生一個新的比目魚種群,則此種群的基因庫中的基因數量與原種群相比要____。
(4)下圖表示某群島物種演化的模型,A、B、C、D為四個物種及其演化過程。A物種演變為B、C兩個物種的過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環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問題。
Ⅰ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復供水條件下,氣孔開度(即氣孔開放程度)與光合速率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產物在植物體內_______的主要介質。
(2)在溫度、光照相同的條件下,圖中A點與B點相比,光飽和點低的是____點,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停止供水一段時間后,葉片發黃,原因是___________。此時類囊體結構破壞,提供給暗反應的_______減少。
(4)生產實踐中,可適時噴施植物激素中的_____________,起到調節氣孔開度的作用。
Ⅱ植物接受過多光照可能對進行光合作用的相關細胞器造成損害,因此植物需要一種名為“非光化學淬滅”(NPQ)的機制來保護自身,在NPQ的作用下多余的光能會以熱能的形式散失。該機制的啟動和關閉特點如圖1所示,其中符號“┫”代表抑制作用。
(1)由上圖推測,在光照強度以及其它環境因素均相同的情況下,狀態③比狀態①的光合作用強度_____(強/弱)。
(2)下列關于NPQ機制從開啟到緩慢關閉過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變化中,導致上述差異的因素可能有_____。(多選)
A.類囊體內H濃度下降
B.ATP的合成量下降
C.部分光能仍以熱能形式散失
D.NADP+的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造物者創造了人,并對他說:“我將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夠更好地觀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創造了你,使你成為非上天的、非人間的、非永恒的。你也許會蛻化,變成無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華,變得神圣。”這段材料
A.反映的是神學思想 B.認為人是無理性的
C.認為人是卑賤的 D.反映的是人文主義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A、B是高等動植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A部分表示____細胞結構,與圖B所示細胞相比,特有的細胞器有___(填序號)。
(2)圖中[ 8 ]____,是細胞進行_____的場所。
(3)分泌蛋白的加工在 [ 2 ]__、[ 4 ]__中進行,該生理功能消耗的能量主要由____(填序號)供給。
(4)若某細胞同時含有A、B中的各種細胞器,則為___________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