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嚴重時可能導致輕重不等的遲緩性癱瘓。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細胞。給小兒服用小兒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活疫苗)或接種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圖 1 為與脊髓灰質相關的神經聯系,圖 2 為圖 1 中⑤結構的放大。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 1 圖 2
(1)圖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填編號)。興奮經過結構⑤的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憶與該結構的建立有密切關系 。
(2)“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質中③的細胞體,患者對刺激________(填“有”或“無”)感覺。
(3)“糖丸”其實是將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致病力減弱后制成的減活疫苗。“糖丸”中的活病毒進入體后,部分 B 細胞會在病毒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為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已免疫的人群參與抵御自然界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免疫作用類型有______(選一項填字母)(A.非特異性免疫 B.特異性免疫 C.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4)當興奮傳導到圖 2 的⑥處時,其膜外的電位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由圖 2 可知,a-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長期 有 淋巴因子 記憶細胞和漿 C 由正電位→負電位 a—銀環蛇毐代替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圖1中反射弧,由于②處有神經節,說明該神經元為傳入神經元,則①為感受器,③為傳出神經元,④為效應器,⑤為突觸。圖2為⑤的放大結構,⑥為突觸小體。圖2中a—銀環蛇毒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導致乙酰膽堿無法與該受體結合而不能引起突觸后膜興奮,即興奮的傳遞受阻。
(1)根據分析,圖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①。興奮經過突觸的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其中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形成有密切關系。
(2)“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質中③的細胞體,患者對刺激產生的興奮可以傳到脊髓并進一步傳到大腦皮層形成感覺。
(3)“糖丸”中的活病毒相當于抗原,進入人體后,會引起部分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于受病毒刺激的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已免疫的人群參與抵御自然界脊髄灰質炎病毒,如果是皮膚阻擋、吞噬細胞吞噬處理屬于免疫作用類型的非特異性免疫;如果有相關的T細胞和B細胞參與的免疫則屬于特異性免疫。
(4)當興奮傳導到圖2的⑥處時,興奮部位的膜外電位變化情況是由正電位→負電位,膜內電位變化剛好相反。a—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a—銀環蛇毐代替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探究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記錄如下表(a、b、c數據不慎丟失)。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若a=0,則c>bB. 若b=0,則c>a
C. 若c=0,則a>bD. 若b最大,則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淡水養殖湖泊的食物網如下圖所示,表中數據為黃顙魚的部分能量去向。請回答:
能量類型 | 攝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 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糞便中的能量 |
數值(KJ·m-2·a-1) | 516 | ________ | 231 | 270 |
(1)該食物網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表格中橫線處的數值為________。
(2)該群落的層次性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直分布決定的。
(3)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蝦的種群密度時,若第一次用大網眼的網進行捕撈,第二次用小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則最終調查的結果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黃顙魚同化的能量除了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為____________;食物網中還缺少生態系統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雄性動物體內一個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細胞,圖中字母表示其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e和f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分別為X、Y染色體)。圖2表示該生物體內某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甲)和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乙)。據圖分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1表示的細胞正處于圖2的de段
B. 圖2中ef段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細胞中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
C. 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相同位點上出現不同基因的變化可發生在bd段
D. 圖1表示的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其產生的子細胞是精原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使反應物 A→產物 P,采取了有酶催化(最適溫度和 pH)和有無機催化劑催化兩種催化方法,其能量變化過程用圖甲中兩條曲線表示;圖乙表示某酶促反應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距離 b 可反映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比有酶催化時效率低的原因
B. 適當升高溫度,有酶催化時的曲線 II 對應的距離 a 將下降
C. 圖乙中②可代表蔗糖,那么③④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
D. 圖乙所示過程可以說明酶具有專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生物體中幾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基本單位A、B、C、D的化學元素中共同元素是____________。物質D的元素組成是___________。
(2)物質C在生物體內有____________種,C的的不同取決于____________;現有C若干個,在合成含有2條鏈的G過程中,共產生100個水分子,則C的數目為____________。若a個C物質組成含b條鏈的G,G至少含有O原子的個數是____________。
(3)小麥種子細胞中,物質E是指____________。在人體細胞內,物質E是指____________。
(4)同質量的E、F,含能量較多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5)寫出H化合物的名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含15N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連續分裂數據如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19.3~38.6 h為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
B. 高爾基體、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蠶豆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活動旺盛
C. 蠶豆根尖細胞的DNA分子結構穩定性最低的時期有2~19.3 h、21.3~38.6 h
D. 基因重組可發生在19.3~21.3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先天聾啞遺傳病的某家系圖,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對染色體,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對染色體,這2對基因均可單獨致病。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 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無來自父親的致病基因
C. 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II2與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則子女患先天聾啞的概率為1/4
D. 若II2與II3生育了 1個先天聾啞女孩,該女孩的1條X染色體長臂缺失,則該X染色體來自母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生殖腺中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某細胞從→丙→丁連續分裂的過程
B. 甲細胞分裂結束,形成1個丙細胞和3個丁細胞
C. 甲、乙、丙、丁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目依次為2、2、1、1
D. 乙細胞所示階段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