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實驗,不能證明的是
A.溶質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 B.細胞處于生活或死亡狀態
C.細胞液濃度的相對大小 D.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50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2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 )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下丘腦在人體的穩態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能感受細胞內液滲透壓的變化,因而能夠調節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B.當血糖含量降低時,下丘腦的某一區域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使腎上腺和胰島A細胞分別分泌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C.當血糖含量升高時,下丘腦的另一區域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
D.如果破壞下丘腦,動物就不再具有維持體溫恒定的能力,這說明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8分) 為證明光照和重力兩種因素對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哪個影響更大,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種、大小相同的泡脹玉米種子若干,空易拉罐四個,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紙等。
方法步驟:
(1)取四個空易拉罐,分別剪去頂蓋,裝入濕潤沙土并分別標號(甲、乙、丙、丁);在每個易拉罐內植入三顆玉米種子,放在溫度適宜的陰暗處培養,待苗長到2㎝左右時備用。
(2)將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紙包嚴(留出幼苗生長的足夠空間),放在實驗臺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裝置的一側開直徑l㎝左右的小口,在它們的側面O.5m處用lOOW的白熾燈連續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裝置的正對地面處開直徑l㎝左右的小口,在它們的下方0.5m處用lOOW的白熾燈連續照射(裝置如圖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
實驗現象:兩晝夜后,如圖所示。甲直立生長;乙向光彎曲生長;丁向上彎曲生長;丙也向上彎曲生長,但與丁相比,丙彎曲度要小一些。
請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結論:
(1)由甲、乙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丁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由乙、丙、丁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_____________。
(4) 繼續探究:如果實驗開始后使整個實驗裝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個裝置內的幼苗生長方向將是: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細胞學說的創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不能說明
A.細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單位 B.生物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C.細胞是動植物的基本單位 D.把動物和植物統一到細胞的基礎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7.下圖為正常人體內肝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體液的成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發生在③中
B.體液①中含有胰島素和血漿蛋白
C.圖中②③構成了肝細胞生存的直接內環境
D.①和②、②和③之間都可以進行雙向的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4.止痛藥(如“杜冷丁”)能阻斷神經沖動傳導,但并不損傷神經元的結構,同時檢測到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量也不變。據此推測止痛藥的作用機制是
A.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 B.與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結合
C.抑制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 D.抑制突觸小體中遞質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以下關于構成生物體的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代謝過程中,以上物質均可作為能源物質
B.這些物質均可利用特定的試劑,通過該顯色反應來進行鑒定
C.以上物質均可作為激素調節生命系統
D.以上物質中的脂質、蛋白質、核酸都可以催化細胞代謝反應的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6.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助葡萄糖跨膜運輸的載體
B.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C.線粒體內膜上只分布著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和RNA自由進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