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或調查的敘述,錯誤的是
A.設計探究酶的專一性實驗時,自變量可以是底物不同
B.統計顯微鏡下各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期時間的長短
C.選取經低溫誘導的洋蔥根尖制成的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聯會現象
D.葉綠體中色素提取過程中加入無水乙醇越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的綠色越深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cDNA文庫和基因組文庫的說法中,正確的( )
A.同一物種的cDNA文庫只有1種,不同物種的cDNA文庫完全不同
B.某真核生物的cDNA文庫中的某基因一定比基因組文庫中的該基因短
C.可以利用反轉錄法獲取cDNA文庫和基因組文庫
D.只有cDNA文庫的基因可實現物種間的基因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四校高三5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面是將乙肝病毒控制合成病毒表面主蛋白基因HBsAg導入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生產乙肝疫苗的過程及有關資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 巴斯德畢赤酵母菌是一種甲基營養型酵母菌,能將甲醇作為其唯一碳源,此時AOX1基因受到誘導而表達[5'AOX1和3'AOX1(TT)分別是基因AOX1的啟動子和終止子]。
資料2 巴斯德畢赤酵母菌體內無天然質粒,所以科學家改造出了圖1所示的pPIC9K質粒用作載體,其與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組質粒經酶切后可以與酵母菌染色體發生同源重組,可以將目的基因整合于染色體中以實現表達。
(1)如果要將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重組,應該在HBsAg基因兩側的A和B位置接上 、 限制酶識別序列, 這樣設計的優點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環化。
(2)酶切獲取HBsAg基因后,需用 將其連接到pPIC9K質粒上,形成重組質粒,并將其導入大腸桿菌以獲取 。
(3)步驟3中應選用限制酶 來切割重組質粒獲得重組DNA,然后將其導入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細胞。
(4)為了確認巴斯德畢赤酵母菌轉化是否成功,在培養基中應該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篩選,轉化后的細胞中是否含有HBsAg基因,可以用 方法進行檢測。
(5)轉化的酵母菌在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需要向其中加入 以維持其生活,同時誘導HBsAg基因表達。
(6)與大腸桿菌等細菌相比,用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細胞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其優點是在蛋白質合成后,細胞可以對其進行 并分泌到細胞外,便于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四校高三5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單克隆抗體制備及其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生物導彈治療癌癥就是利用單克隆抗體殺死癌細胞
B.需要從雜交瘤細胞中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細胞
C.雜交瘤細胞的培養可以通過體內和體外兩種途徑
D.制備單克隆抗體運用的技術有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四校高三5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變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不一定改變生物的表現型
B.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一般發生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
C.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不一定是二倍體
D.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發生改變都屬于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年10月,我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等因發現能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種植的影響較大。研究人員已經弄清了青蒿細胞中青蒿酸的合成途徑(如下圖的實線框“口”內所示)。研究發現,酵母細胞也能夠產生青蒿酸合成的中間產物FPP(如下圖的虛線框“”內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FPP合成酶基因的表達過程中,完成過程①需要 _______ 酶催化。
(2)為了提高青蒿素的產量,需要對青蒿細胞進行植物組織培養,用青蒿細胞培養到薄壁細胞的過程叫做 ______ ,由薄壁細胞大量增殖的細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
(3)根據圖示的代謝過程,若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能產生青蒿酸的酵母細胞,需要向酵母細胞中導入 _______ 等。在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中,為了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能穩定存在、復制、遺傳和表達,使其發揮作用,需要構建 。
(4)實驗發現,改造后的酵母菌細胞的基因能正常表達,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酸仍很少。根據圖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
(5)利用酵母細胞生產青蒿酸的明顯優勢有 (答對一個要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有兩項與此相關的實驗,實驗中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實驗結果如下表。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 | 酶濃度 | 0 | 1% | 2% | 3% | 4% |
相對反應速率 | 0 | 25 | 50 | 100 | 200 | |
實驗二 (酶濃度為2%) | 乳糖濃度 | 0 | 5% | 10% | 15% | 20% |
相對反應速率 | 0 | 25 | 50 | 65 | 65 |
A.實驗一若繼續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加大
B.實驗一若增加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將降低
C.實驗二若繼續增大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加大
D.實驗二若將反應溫度提高5℃,相對反應速率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與復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NA分子的差異造成了肺炎雙球菌S型菌與R型菌致病性的差異
B.DNA分子中每個磷酸基團都連接2個脫氧核糖
C.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交叉互換一般不會導致DNA分子結構的改變
D.邊解旋邊復制是保證親代與子代DNA遺傳信息傳遞準確性的關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中含有DNA、RNA聚合酶、氨基酸等物質 | |
B. | 線粒體這一細胞器中也會含有其他細胞器 | |
C. | 若用藥物抑制核基因的表達,則不會影響線粒體的功能 | |
D. | 線粒體中進行的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