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的實驗研究中,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處理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得到下圖所示實驗結果。分析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乙烯是一種植物激素,能促進果實的生長
B.實驗中要設置IAA濃度為0的組別,其作用是對照
C.結果表明,生長素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來促進細胞的伸長
D.植物的生長只受生長素和乙烯的共同調節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某山區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由于人們濫用農藥和濫捕青蛙,導致農田中的青蛙幾乎消失,蟲害嚴重,糧食減產。近年來當地村民已逐漸認識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農藥,同時在農科所科研人員幫助下,向農田內放養一小批青蛙;幾年來,蟲害減少,糧食產量提高,農田內青蛙數目逐漸增多。有關科研人員對放養后青蛙種群的增長率變化情況進行取樣調查,獲得結果如下圖。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在圖中a~c段內,農田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逐漸提高。
B、在圖中e點是,青蛙種群數量達到K值,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處于相對穩定狀態。
C、在測量時期內,青蛙種群呈“S”曲線增長。
D、上述情況表明農田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右圖是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溫度、水分、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境中培養過程中干重的變化情況。分析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檢測種子中是否有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對種子切片染色
B.前8天,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轉化為糖類
C.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D.實驗過程中,種子的總重量也和干重的變化趨勢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 下圖1表示某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的變化;圖2表示該動物的某組織切
片顯微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BC段的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1條或2條X染色體
B.圖1中DE段的一個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
C.圖2中的細胞①正在發生交叉互換
D.圖2中細胞②分裂結束后形成極體和次級卵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 某農科所通過右圖所示的育種過程培育成了高品質的糯小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過程中運用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
B.a過程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
C.b過程需要通過逐代自交來提高純合率
D.利用c過程定能更快獲得高品質的糯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6. 下圖表示“糧桑漁畜”農業生態系統的基本模式。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農田生態系統中除草、治蟲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穩定性
B.利用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蟲作物,利用了其間接價值
C.飼養家禽可以適當延長光照時間來提高產蛋率,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該生態農業有效地促進了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它的壽命有限
B.它所生活的環境有限
C.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長大
D.因為細胞具有分裂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8.下列變化能發生在細胞增殖過程中,而一般不會發生在細胞分化過程中的是( )
A.基因突變
B.蛋白質的合成
C.ATP的合成與分解
D.細胞的形態和結構發生穩定性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右圖為DNA分子結構示意圖,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②和③相間排列,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稱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當DNA復制時,⑨的形成需要連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遺傳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