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細胞代謝中某種酶1與其底物、產物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酶1與產物B結合后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
B. 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的結構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 酶1雖有兩種底物且能與產物B結合,但酶1仍具有專一性
D. 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
【答案】B
【解析】
本題以“酶1與其底物、產物的關系”示意圖為情境,考查學生對酶促反應的原理、酶的特性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圖示顯示:酶1與產物B結合后,酶1因結構的改變而失活,據此推測: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A正確;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具有特定的結構,其直接原因在于與該部位特定的氨基酸序列有關,B錯誤;酶的專一性體現在催化一種或一類物質的化學反應,酶1與兩種底物結合,是不同部位與不同底物結合,仍體現酶1的專一性,C正確;產物A在酶2的催化下轉化為產物B,產物B濃度過高時與酶1結合而導致酶1的失活,從而降低產物A的生成,當產物B濃度低時,產物B脫離酶1,使酶1活性恢復,可見,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A,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有酶參與的反應能產生更多的產物 B. 酶的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不斷升高
C. 酶能提高分子反應所需要的能量 D. 人體中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適的pH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山區由于亂砍濫伐、盲目開墾,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科研人員在該地區進行相關研究,將某區域平分為兩組,一組實施退耕還林、合理開發利用等措施,另一組仍沿用原有利用模式。十年后,對兩地不同植被類型的生物量進行測定,獲得圖1所示結果。圖2中甲、乙、丙分別表示退耕還林組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階段中,植物優勢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據圖回答。
(1)科研人員在兩組區域隨機選取多塊樣地,收獲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__分類后,測定生物量。圖1中代表未作處理組生物量的是________ (填“S1”或“S2”)。
(2)圖2,退耕還林組發生的群落演替類型為_______演替。甲、乙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甲、乙、丙與無機環境之間進行碳循環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3)科研人員對林地植被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后,對陽坡的物種生態位重疊(即兩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上的相遇頻率)情況進行統計的結果如下表。根據表中數據推測,陽坡群落物種中最可能發生競爭的是_______。
相遇 種名 頻率 種名 | 山桃 | 丁香 | 油松 | 刺槐 |
山桃 | 1 | 0.124 | 0.125 | 0.148 |
丁香 | 0.124 | 1 | 0.734 | 0.761 |
油松 | 0.125 | 0.734 | 1 | 0.884 |
刺槐 | 0.148 | 0.761 | 0.884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與使用農藥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經濟的措施。
(1)水稻對Mp表現出的抗病與感病為一對相對性狀,現有甲(R1R2r1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個水稻抗病品種。抗病(R)對感病(r)為顯性,三對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體上。根據基因的DNA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將樣本中的R1、r1、R2、r2、R3、r3區分開。這種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種選育中基因型的鑒定。
①甲品種與感病品種雜交后,對F1、F2不同植株的R1、r1進行PCR擴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擴增結果如圖。推測在F1、F2中均會出現的植株是_____,F2中可穩定遺傳的抗病植株是____。
②為了將甲、乙、丙三個品種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選育新的純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種步驟的正確排序是_______。
a.甲×乙,得到F1
b. R1 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c.用PCR方法選出R1R2R2R2R3R3植株
d.用PCR方法選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2)研究發現,水稻的抗病表現不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編碼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編碼的蛋白。只有R蛋白與相應的A蛋白結合,抗病反應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測這兩種水稻的抗病性表現依次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對親本的雜交后代表現型有4種,比例為3:1:3:1,這對雜交組合為
A. Ddtt×ddtt B. DDTt×ddTt
C. Ddtt×DdTt D. DDTt×Dd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除了溫度和pH值對酶活性有影響外,一些抑制劑也會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圖為酶作用機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據圖推測,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具有相似的結構,而與底物競爭酶的結合位點
B.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與酶自身結構有關
C.非競爭性抑制可以改變酶的結構,使酶不適于接納底物分子
D.競爭性抑制劑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高溫、低溫對酶活性抑制的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分別是某真核細胞結構的局部圖,其中的①~⑤過程及T蛋白、M蛋白轉運至B結構過程與A結構密切相關,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B結構是___________(填細胞器),其中的b結構與a結構相比,在成分與功能上的顯著不同點是b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連續分裂的細胞中,過程①發生在___________期,此過程需要核糖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最主要的兩種物質)等物質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
(3)從圖中判斷,M蛋白最有可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過程密切相關。
(4)用某種抑制性藥物處理細胞后,發現細胞質基質中的T蛋白明顯增多,推測該藥物最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圖中編號)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RNA),宿主細胞內病毒的增殖過程如下圖,-RNA和+RNA的堿基序列是互補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過程①所需的嘌呤數和過程③所需的嘧啶數相同
B. 據圖推測,-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
C. 過程②需要的tRNA、原料及場所都由宿主細胞提供
D. -RNA和+RNA均可與核糖體結合作為翻譯的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