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2}{3}$XY-6X+18a | B. | $\frac{1}{3}$XY-6X | C. | ($\frac{X}{3}$-a)•18 | D. | $\frac{X}{3}$•Y-($\frac{X}{3}$-a)•18 |
分析 1、蛋白質是由基因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控制合成的,DNA中的堿基數:mRNA中的堿基數: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數=6:3:1.
2、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形成蛋白質時,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形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量=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脫去的水分子量之和.
解答 解:由題意知,控制合成該蛋白質的基因中的堿基對是X,堿基個數是2X,則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數是2X÷6=$\frac{X}{3}$;該蛋白質的肽鏈數是a,因此脫去的水分子數是$\frac{X}{3}-a$,如果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Y,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約為$\frac{XY}{3}$-18($\frac{X}{3}-a$).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基因中的堿基數、mRNA中的堿基數、蛋白質的氨基酸數之間的關系,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過程,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并應用元素守恒解答相關計算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證明R型菌生長不需要DNA | |
B. | 補充R型菌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 |
C. | 直接證明S型菌DNA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的因素 | |
D. | 與“以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的實驗形成對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進行測交實驗是為了對提出的假說進行演繹推理 | |
B. | 孟德爾假說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隨機結合,體現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 |
C. | 非同源染色體之間染色體片段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
D. | 利用八倍體植株的花藥組織培養出來的植株是四倍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n,40 | B. | m,20 | C. | >m,20 | D. | <m,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南通三模)某雄性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如圖是其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兩個不同時期細胞分裂圖象.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稱為次級精母細胞,細胞中含6條染色單體
B.四分體時期染色體發生交叉互換,由此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C.該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細胞一極的基因可能是A、a、b、b
D.該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個精子,其基因型分別為AB、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 | B. | 50% | C. | 25% | D. | 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二實驗班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黑龍江校級期末)科學家做過如下的實驗:
(1)把不含生長素的兩小塊瓊脂放在燕麥胚芽鞘下端如圖所示;
(2)把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放在一段燕麥胚芽鞘形態學上端,把另兩小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作為接受塊放在下端;
(3)把一段燕麥胚芽鞘倒轉過來,把形態學上端朝下,做同樣實驗.
三個實驗都以單側光照射.經過一段時間后,接受塊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生長素多,③比④生長素多
B.①含生長素比②少,⑤含生長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塊中,⑤含生長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長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