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環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間以有機物的形式循環
B.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消費者、生產者和分解者
C.過程④表示光合作用,過程③⑤表示呼吸作用
D.過程①②③破壞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環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完成相關(1)~(4)題
消化道中微生物群落的興衰
共生微生物及多細胞真核宿主,構成了一個高度整合的系統,稱為共生有機體。
共生微生物棲息在宿主上皮細胞和外部環境之間的界面處,對宿主的發育、養分吸收和疾病的發生起著積極的調節作用。 微生物群是一個動態的群落,隨著宿主的生命周期而變化。 比起宿主的遺傳差異,環境異質性對解釋人類微生物組成的許多個體間的差異更為重要。
微生物群落隨著時間的不同在各個組織之中發生變化。 嬰兒腸道中的微生物成分是由飲食決定的,這取決于嬰兒是喂母乳還是配方奶。 藥物和抗生素的使用對宿主腸道菌群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這會導致群落的顯著變化,增加了原本罕見的微生物類群的數量。 特定疾病的發生(如癌癥、肥胖、糖尿病或者炎癥性腸病)與特定的微生物特征有關。
宿主與其共生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青年期和成年期達到了平衡,從而抵御包括病原體在內的多種外部因素的侵害。 對這種體內平衡的干擾可能來自環境、飲食和接觸抗生素等藥物的變化。 也可能來自于宿主內部的內在因素,即衰老過程中發生的大量改變,包括細胞衰老、炎癥和癌癥。 宿主內部微生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原則上也會導致宿主—微生物群失衡,進而導致宿主衰老。
宿主的免疫系統可以通過選擇性地清除病原體使共生體茁壯成長。 在衰老過程中,免疫功能障礙和全身性炎癥導致宿主和微生物群之間細菌群落組成失衡。 在人體中,年輕階段的微生物群富含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細菌類群,而與年老階段的細菌群落則含有豐富的病原體,(如圖)。
從圖中可知,宿主衰老過程中腸道微生物群分類多樣性隨之減少,導致一些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物種的種群規模增大,增加了新的潛在致病性微生物菌株的進化機會。
了解宿主衰老過程中腸道中微生物群的動態變化,將對未來的針對衰老的治療性干預提供重要信息。 基因工程微生物已經被證實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策略來彌補基因和代謝缺陷,并有可能改善宿主的健康。 共生微生物已被提出作為癌癥免疫治療的治療靶點,未來還有可能作為旨在對抗衰老過程中發生的代謝功能障礙的干預措施。
(1)大腸桿菌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__。 人體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與人之間種間關系屬于_____________;人體為大腸桿菌提供_____________,大腸桿菌為人體提供維生素K。
(2)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在不斷演替著。人體從年輕階段到年老階段的衰老過程中,腸道中微生物群落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
(3)不同腸道微生物的物種利用腸道中資源的幅度不盡相同,從而在腸道微生物群落中占據了不同的_________。 綜合文中內容和所學知識分析,腸道優勢菌群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對其選擇的結果。
(4)針對腸道微生物的干預措施,能否對抗人體衰老?請簡述你的觀點及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選擇健壯的、處于生長期的某種綠色植物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實驗:
(1)分別選擇該綠色植物不同比例的葉片進行完全遮光處理,在適宜光照下檢測未遮光處理葉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
①本實驗檢測的是_______(填“凈光合速率”或“總光合速率”)。
②試分析,隨著遮光葉片比例的上升,未遮光葉片淀粉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此推測,摘除花、果實等非光合作用器官,葉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
(2)該研究小組又利用該綠色植物進行了如下實驗,圖甲表示實驗裝置,圖乙表示實驗結果。
①當光照強度為80 W時,葉綠體內產生的氧氣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將裝置中的NaHCO3溶液改成清水并對裝置進行遮光處理后,觀察到紅色液滴向左移動,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有無氧呼吸存在 B. 有氧呼吸速率小于無氧呼吸速率
C. 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D. 植物呼吸使玻璃罩內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結構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該食物網共有5條食物鏈,鷹占有第三、第四兩個營養級
B. 該食物網中蛇和鷹的關系有捕食和競爭
C. 草與蛇比較,草數量的變化對該食物網各個營養級的生物數量影響程度較小
D. 即使兔流向鷹和兔流向狐的能量傳遞效率相同,鷹和狐從兔體內同化的能量也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類型依次為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灌叢和草甸等。該地分布著多種動物。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該地某雙子植物的種群密度時,為避免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到_____________。調查野兔的種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法。野外的成年野兔通常將尿液噴灑在樹枝上作為確定它們領地的一種標志,這是一種___________信息。
(2)該地草甸、灌叢、針闊葉混交林的豐富度不同,豐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綠闊葉林遭到破壞后又得以恢復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種子或者繁殖體可得到保留外,還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_條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4)如果該區域存在華南虎,對該區域內的華南虎最好的保護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5)如圖甲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f表示能量值。圖乙虛線方框內表示一個生態系統,箭頭表示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請據圖回答問題。
①圖甲中,若A表示初級消費者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該營養級的_______________。
②圖甲中捕食者依據被捕食者的氣味捕獵,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下表表示圖乙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
同化總量(×106J) | 現存個體中的能量(×106J) | 呼吸消耗量(×106J) | |
Ⅰ | 900 | 200 | 590 |
Ⅱ | 18 | 8 | 10 |
Ⅲ | 100 | 15 | 64 |
Ⅳ | 15 | 3 | 9 |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___________×106J,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研究生長素濃度對植物器官的作用,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小為根<芽<莖
B.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C.生長素濃度在10-3-10-5范圍內,對莖生長起抑制作用
D.生長素濃度在10-5時,即抑制根的生長又促進莖的生長,體現了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棉花是雌雄同花的經濟作物,棉纖維的長絨和短絨、白色和紅色為兩對相對性狀。深紅棉基因型為ⅡbⅡb(右上角字母表示該染色體含有b基因),其單倍體植株淺紅棉深受消費者青睞。為了獲得高產的長絨淺紅棉新品種(Ⅱ-Ⅱb),育種專家對長絨深紅棉的萌發種子進行電離輻射處理,可能發生的變異情況如圖。請據圖回答:
(1)情況1發生的變異類型為_____,該新品種自交后代出現了新型白色棉,其基因型為_____。
(2)欲探究長絨深紅棉電離輻射后的變異情況如何,請你提出最簡便的遺傳實驗設計思路,并對實驗結果加以分析說明。
實驗思路:_____。
實驗結果:
①若_____,則該植株沒有發生變異;
②若_____,則植株發生了情況1所示的變異;
③若____,則植株發生了情況2所示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調查小組同學從當地主管部門獲得的某物種種群數量的變化圖,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
A.1—5年種群呈J型增長
B.20—30年之間種群增長率為零
C.到20年時種群的數量最多
D.15—20年間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植物幼苗橫放一段時間后顯微鏡下的部分細胞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圖是植物幼苗的顯微鏡下橫切片圖
B. 由細胞體積可知,生長素由a向b運輸
C. 若b 側細胞生長較a快是由于生長素含量較a高,則此圖是植物幼苗的莖部細胞圖
D. 若此圖是某植物幼苗根部細胞圖,則a 側在上,與b 側在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