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進行無性生殖的原核生物,其可遺傳的變異來源是
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變異 D. 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葡萄酒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很多老年人自己配制葡萄酒飲用。葡萄酒的制作方法如下工:取葡萄洗凈淋干后,將葡萄珠擠破,裝瓶至60%左右(如圖所示),置于25-30℃背光處發酵。發酵期間每天松開瓶蓋放氣二次。至瓶中不再產生氣體。2-3天后,取發酵后的上清液密封于酒瓶中,即為葡萄酒。請根據以上資料回答問題:
⑴參與上述發酵過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它的新陳代謝類屬____________。發酵起始階段,瓶內存有一定量的氧氣,這有利于酵母菌的_______。隨著氧氣消耗殆盡,酵母菌的次級代謝產物______迅速積累。
⑵家庭制作的葡萄酒均略帶酸味,說明在葡萄酒配制過程中可能有多種微生物參與,這些微生物之間呈_______關系。在發酵初期,酵母菌個體之間的關系以_______為主。若想了解發酵瓶內微生物的種類,可取發酵初期的葡萄汁液,經稀釋后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獲得菌落,通過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進行鑒別。
⑶取發酵到某一時間的葡萄汁液1mL,稀釋100倍,取1mL稀釋液與1mL含有1000個紅細胞液體混合均勻,制成涂片后在顯微鏡下隨機選若干個視野計數,得出酵母菌個數與紅細胞個數之比為5∶1。計算出待測葡萄汁液中酵母菌的含量是_____個/mL。
⑷密封于貯藏瓶的葡萄酒在渾濁下可保存1-2年,其“經久不壞”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由于上述原因,微生物(酵母菌)數量已經微乎其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殖細胞的發生和受精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高爾基體發育為頂體
B.初級卵母細胞在排卵前后完成減數第一次分裂
C.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獲能
D.頂體反應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的兩個操作步驟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圖1中溶液a是0.14 mol·L-1的NaCl溶液
B. 圖1所示操作的原理是DNA能溶于酒精,而蛋白質等雜質不溶
C. 圖2所示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錯誤,可能導致試管2中藍色變化不明顯
D. 圖2試管1的作用是證明2 mol·L-1 NaCl溶液遇二苯胺出現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分裂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圖細胞中的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核DNA數目不變
B. 乙圖所示細胞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前期、有絲分裂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C.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變化均可用圖丙表示
D. 圖甲、圖乙所示細胞可分別對應圖丙的BC段、D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淺水湖泊由于過度捕撈導致鱸魚(捕食魚類)瀕臨絕跡,此時湖中主要有浮游澡類、沉水植物、螺(捕食藻類)和鯉魚(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鯉魚的條件下,分別測定浮游藻類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見下圖。
(1)浮游藻類和沉水植物分別生長在湖泊表層和下層,這種分布的意義是____________。
(2)該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還應有_________才能保證其物質循環的正常進行,該成分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圖中曲線______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鯉魚后,浮游藻類生物量的變化;保留鯉魚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變化曲線為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湖泊生態系統具有旅游觀賞和調節降雨的功能,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的成熟紅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B.細胞器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C.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助葡萄糖運輸的載體
D.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種植物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圖2表示不同地區A、B、C三類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并回答:
(1) 圖1代表的植物對應圖2中的________(填字母)類植物,圖1所示細胞在夜間能產生ATP的場所是__________。圖1中蘋果酸脫羧后產生的可供線粒體呼吸的物質a是________。該植物夜間能吸收CO2,卻不能合成糖類等有機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判斷圖1所代表的植物可能是仙人掌科植物,其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上午10:00時,突然降低環境中CO2濃度后的一小段時間內,植物A和植物B細胞中C3含量變化的差異是____________。
(4) 圖2中m點為曲線B與x軸交點,影響m點向左移動的因素有________。(多選)
A. 植物缺鎂 B. 調整溫度使之更適宜 C. 天氣轉陰
D. CO2濃度適當下降 E. CO2濃度適當提高
(5) 實驗室探究光照強度對植物C生理代謝的影響時,測得相關代謝數據如下表: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 | 光照強度為7.5 klx時O2釋放量 |
1.2 μmol/m2·s | 7.2 μmol/m2·s |
當光照強度為7.5 klx時,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片流程為: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B.觀察中期細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體且隨后染色體著絲點分裂
C.顯微鏡下絕大多數細胞中能觀察到染色體
D.低倍鏡下尋找分生區的依據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