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編號①~⑤的圖像是顯微鏡下拍到的百合(正常體細胞中有12對同源染色體)的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請回答問題:
(1)將搗碎的花藥置于載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____染色1~2min,制成臨時裝片。在光學顯微鏡下可通過觀察細胞中_______________的形態、數目和位置的變化來判斷該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圖②③細胞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圖分析,圖②中細胞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__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體_______________。圖③中細胞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間發生交叉互換。請將上述觀察到的細胞圖像按減數分裂的時序進行排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③中的細胞有___________個四分體,圖⑤的每個細胞中含姐妹染色單體_______________條。
【答案】堿性染料(龍膽紫、醋酸洋紅) 染色體 初級精母細胞 分離 自由組合 聯會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 ③→②→⑤→④ 12 0
【解析】
據圖分析可知,①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②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1)在細胞分裂過程,需要加入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或醋酸洋紅)將染色體染色,通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確定細胞所處的時期,②③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
(2)圖②所處的時期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時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圖③所處的時期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時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此時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交叉互換;根據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可知,圖中分裂圖的先后順序為①→③-②→⑤→④;
(3)根據題干可知,百合屬于二倍體生物,有12對同源染色體,故圖②的細胞中含有12個四分體,圖⑤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時的特點是著絲點分裂,細胞中無染色單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在細胞膜兩側的分布情況如右圖(顆粒的多少表示濃度的高低)。在進行跨膜運輸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進入細胞一定需要能量B. 甲運出細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 乙進入細胞一定有載體蛋白的參與D. 乙運出細胞一定有載體蛋白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R環是由一條RNA鏈與雙鏈DNA中的一條鏈雜交而組成的三鏈核酸結構,可以由基因轉錄所合成的RNA鏈不能與模板分開而形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R環中未配對的DNA單鏈可以進行轉錄R環
B. R環的產生對基因突變可能存在阻礙作用
C. 雜合鏈中A-U/T堿基對的比例影響R環的穩定性
D. RNA鏈未被快速轉運到細胞質中可導致R環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丘腦是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下丘腦既能接受神經信號也能接受激素信號的刺激
B. 甲狀腺激素可以提高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維持體溫
C. 寒冷剌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腦和垂體的分級調節
D. 垂體是人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抗體是一種由漿細胞分泌,被免疫系統用來鑒別與中和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的一類蛋白質。下列是生物學技術制備抗體的兩個途徑模式簡圖
(1)在制備抗體1的過程中,先給小鼠注射一種純化的抗原蛋白,一段時間后,從小鼠的_________ (填“骨髓”或“脾臟”)中獲取B淋巴細胞,將獲得的細胞與________細胞融合,再經過篩選、檢測,最終可獲得所需的Y細胞。
(2)在制備抗體2的過程中,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入到大腸桿菌細胞中的鼠基因能表達出相應的蛋白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體2制備過程中將mRNA逆轉錄為cDNA再進行PCR擴增被稱為RT-PCR技術,RT-PCR過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將V1基因與普通質粒經某種限制酶切割連接并成功導入大腸桿菌細胞后,發現仍有部分細胞不能表達出抗體2,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可用______________法檢測受體細胞中是否真正成功表達了病毒S蛋白。上述制備抗體1和2過程中用到的現代生物技術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維持人體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激素是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B. 在體液免疫過程中,吞噬細胞只參與對病原體的攝取和處理
C.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D. 只需神經系統調節體內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就能維持體溫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是橫放的洋蔥根尖結構示意圖,A、B、C分別表示根尖上三個部位的細胞結構;圖2表示一段時間后根尖的生長狀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尖中生長素在A與B之間的運輸方向是_________,這種運輸方式屬于_________(填“主動運輸”或“被動運輸”)。
(2)為了探究圖2中D側生長速度快于E側主要是由于細胞體積的增大還是由于細胞數目的增多,可將此處制成臨時裝片進行對比觀察。
①將制好的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無論使用低倍顯微鏡還是高倍顯微鏡都不能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兩側細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則彎曲生長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則彎曲生長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細胞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a、b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體液。圖2中⑤⑥表示結構,cf表示相應的物質,甲、乙表示相應器官;圖3是一種血糖調控模式,已知I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若圖1中②為腎臟細胞,則b處的尿素濃度_______a處,③④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別是__________。
(2)某同學觀看恐怖影片,受到驚嚇,此時圖2中下丘腦的_______興奮,引起⑤分泌物質c增多,最終引起e分泌增加,在此過程中e的作用是_________;此外,通過________調節,體內的_____(激素)也會分泌增加,導致短時間內出冷汗。
(3)圖3中A表示葡萄糖,當人體饑餓時,通過途徑⑦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細胞,該細胞所分泌的激素通過途徑⑧促進_____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Ⅰ型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進行的過程是______(填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①過程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②過程需要RNA聚合酶而不需要解旋酶
B. ③過程直接需要的物質或結構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體、酶、ATP
C. 把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進行①過程,子二代含15N的脫氧核苷酸鏈占75%
D. 圖2中最早與mRNA結合的核糖體是a,核糖體沿箭頭①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