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經0℃過處理的酶的活性能夠恢復 | |
B. | 經100℃過處理的酶的活性能夠恢復 | |
C. | 經0℃過處理的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 | |
D. | 經100℃過處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
分析 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以及作用條件溫和等特性.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在過酸、過堿或高溫條件下,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而變性失活,且這種失活是不可逆轉的,而在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會失活,若溫度升高,酶的活性還能恢復.
解答 解:A、經0℃過處理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當溫度適宜時,酶的活性即可恢復,A正確;
B、高溫能破壞酶的分子結構,使活性喪失,且具有不可恢復性,B錯誤;
C、經0℃過處理的酶的空間結構沒有遭到破壞,C錯誤;
D、經100℃過處理的酶空間結構被破壞,沒有被水解成了氨基酸,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意在考查考生對該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種鷹的天敵的種群 | B. | 與鷹有互利共生關系的一個種群 | ||
C. | 群落中生產者數量變化情況 | D. | 是被鷹捕食的一個種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 B. | 該細胞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 | ||
C. | 該細胞為一只雄性果蠅的細胞 | D. | 該圖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轉基因抗病香蕉實質是人為基因重組,具有不定向變異的特點 | |
B. | 構建含抗病基因的重組DNA分子A時,應選用的限制酶有PstⅠ、EcoRⅠ | |
C. | 可以在香蕉組織塊的培養基中加入卡那霉素,以篩選成功導入重組質粒的農桿菌 | |
D. | 過程中構建的重組質粒除了目的基因和標記基因還應該包含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基因、物種、生態系統三個層次的多樣性 | |
B. | 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共同進化 | |
C. | 自然界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的多樣性 | |
D. | 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為便于觀察,都應用堿性染料進行染色 | |
B. | 為使細胞易于分離,洋蔥根尖用15%的鹽酸和95%的酒精進行解離 | |
C. | 可根據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來判斷實驗材料的種類 | |
D. | 在低倍鏡視野中觀察到的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少于在高倍鏡視野中觀察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A10聯盟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左右小葉的離體植物和細胞分裂素( CTK)進行了實驗l,一段時間后檢測.A組左側出現14C分布,B組左側末出現14C分布;另一個小組為研究脫落酸( ABA)對植物葉柄的脫落效應進行了實驗2。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1的目的是研究細胞分裂素對有機物運輸的影響
B.實驗2可反映植物葉柄的脫落與多種植物激素有關
C.實驗2可通過葉柄脫落所需的時問來進行檢測
D.實驗中都應設置多組以避免樣本過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雙鴨山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及發展史的描述正確的是()
A.檢測花生種子中是否含脂肪時,必須通過制片、染色和顯微鏡觀察的實驗方法
B.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兩類核酸分布的實驗步驟是制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C.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可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代替表皮細胞
D.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