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鳥嘌呤(G)的N位置上帶有乙基而成為7 -乙基鳥嘌呤,這種鳥嘌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從而使DNA序列中G—C對轉換成G—T對。育種專家為獲得更多的變異水稻親本類型,常先將水稻種子用 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種植,通過選育可獲得株高、穗形、葉色等性狀變異的多種植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表示水稻一個基因片段的部分堿基序列。若用 EMS溶液浸泡處理水稻種子后,該DNA序列中所有鳥嘌呤(G)的N位置上均帶有了乙基而成為7 -乙基鳥嘌呤。請繪出經過一次DNA復制后所形成的兩個DNA分子(片段)的堿基序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實驗表明,某些水稻種子經甲磺酸乙酯(EMS)處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堿基對轉換成G—T堿基對,但性狀沒有發生改變,其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
(3)水稻矮稈是一種優良性狀。某純種高稈水稻種子經EMS溶液浸泡處理,種植后植株仍表現為高稈,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矮稈植株。請簡述該矮稈植株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密碼子具有簡并性(或突變后的密碼子對應同一種氨基酸);突變發生在DNA的非編碼區;該突變為隱性突變;突變后的基因在壞境中不能表達(寫出兩點即可) 高稈基因經處理發生(隱性)突變,自交后代(或F1 )因性狀分離出現矮稈
【解析】
本題是對基因突變的概念、特點和誘變育種的考查,基因突變是基因的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由題意可知,甲磺酸乙酯(EMS)進行育種的原理是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中堿基對發生替換,因此屬于基因突變,該過程中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不變。
(1)根據題意可知,經過EMS浸泡后,DNA序列 中的G—C變為C—T,則以—ATCCCGTAA—為模板復制的 DNA分子應為一ATCCCGTAA—/—TAGGGTATT—, 以—TAGGGCATT—為模板復制的DNA分子應為 —TAGGGCATT—/—ATTTTGTAA—。
(2)基因突變后性狀沒有發生改變,原因很多種,如:①突變產生的是一個隱性基因,并將該隱性基因傳給子代,而子代為雜合子,則隱性性狀不會表現出來;②根據密碼子的簡并性,有可能翻譯出相同的氨基酸;③性狀表現是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某些環境條件下,改變了的基因可能并不會在性狀上表現出來等。
( 3)高稈個體發生隱性突變(如AA—Aa),自交后代會因性狀分離而出現矮稈。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三個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據圖回答:
(1)圖A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期。
(2)圖B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此細胞分裂后的子細胞含有________條染色體。
(3)圖C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它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A、B分別表示高等植物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請據圖回答
(1)圖中B表示__________(填動物或高等植物)細胞的一部分,判斷的依據之一是B細胞中具有與細胞分裂有關的細胞器[5]________;A細胞具全透性的結構[1]__________和光合作用的場所[4]___________
(2)被喻為細胞內“動力車間”的是[3]____________。被喻為“生產蛋白質的機器”的是[9]__________
(3)構成[2]____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其上的__________具有識別、潤滑和__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株同源四倍體玉米的基因型為Aaaa,其異常聯會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上圖表示的過程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 自交后代會出現染色體數目變異的個體
C. 該玉米單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 該植株花藥培養加倍后的個體均為純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香豬背部皮毛顏色是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種表現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
(1)如圖為一只黑色小香豬(AaBb)產生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1位點為A基因,2位點為a基因,某同學認為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①若是發生交叉互換,則該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是發生基因突變,且為隱性突變,該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或_________。
(2)某同學欲對上面的假設進行驗證并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方案:用該黑色小香豬(AaBb)與基因型為_______的雌性個體進行交配,觀察子代的表現型。
結果預測: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發生了交叉互換。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基因發生了隱性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A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上,影響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交換頻率,a基因無此功能;B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使來自同一個花粉母細胞的4個花粉粒分離,b基因無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在F2中獲得所需植株丙(aabbb)。
(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聯會形成的________經________染色體分離、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最終復制后的遺傳物質被平均分配到4個花粉粒細胞中。
(2)a基因是通過T-DNA插入到A基因中獲得的,用PCR法確定T-DNA插入位置時,應從圖1中選擇的引物組合是__________。
(3)就上述兩對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種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現型為花粉粒不分離的植株所占比例應為_________________。
(4)雜交前,乙的1號染色體上整合了熒光蛋白基因C、R。兩代后,丙獲得C、R基因(圖2)。帶有C、R基因花粉粒能分別呈現藍色、紅色熒光。
①丙獲得C、R基因是由于它的親代中的____________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交換。
②丙的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若染色體在C和R基因位點間只發生一次交換,則產生的4個花粉粒呈現出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實驗選用b基因純合突變體是因為:利用花粉粒不分離的性狀,便于判斷染色體在在C和R基因位點間____________,進而計算出交換頻率。通過比較丙和_______的交換頻率,可確定A基因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生產稻米最多的國家,增加水稻的產量一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主要課題。圖I為水稻葉肉細胞中的某一結構(其中甲~戊表示物質,①~④表示結構),圖II為研究人員探索1mmol/L NaHSO3溶液對乳熟期溫室水稻凈光合速率影響的研究結果。請分析回答:
(l)圖I所示發生在④的生理過程為____反應。④處給③發生的反應提供的物質有________。
(2)圖I中,③處所發生的能量變化為___________。據圖II,當光照強度為200umol·M-2·S-1時,水稻葉肉細胞中產生[H]的部位有____。
(3)研究發現l mmol/LNaHSO3溶液可能增加了葉片內葉綠素的含量,則其作用部位是圖I中的[ ]____;如何用簡單實驗證明此可能性,請寫出實驗思路:____。
(4)由圖II可知,NaHSO3溶液對水稻呼吸作用____(有、無)影響,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由圖II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氨基酸和Na+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下表選項中正確的是
選項 |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細胞 | 管腔中Na+→上皮細胞 | 上皮細胞中氨基酸→組織液 |
A | 主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主動運輸 |
B | 被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C | 被動運輸 | 主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D | 主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被動運輸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