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曲線反映溫度或pH對a、b、c三種酶活性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酶a的最適溫度應大于酶b的最適溫度
B. 圖中A點和C點,酶a的活性相同,空間結構也相同
C. 圖中D點,酶b和酶c的空間結構都有一定的破壞
D. 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于人體的內環境中
【答案】C
【解析】
由左圖可知,溫度為40℃時,反應速率最大,此時酶a的活性最強,故其最適溫度為40℃。
由右圖可知,酶b和酶c相對活力最大時對應的pH分別為2.0和9.0,故酶b的最適pH為2.0,酶c的最適pH為9.0。
從圖中只能得出酶A的最適宜溫度,無法得出酶B的最適溫度,因此無法比較酶A與酶B最適溫度的大小,A錯誤;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間結構不變;高溫條件下,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酶失去活性。因此,圖中A點和C點,酶a的空間結構不相同,B錯誤;圖中D點,對于酶b而言屬于過堿,對于酶c而言屬于過酸,二者的空間結構都有一定的破壞,C正確;人體內環境的pH范圍為7.35-7.45,而酶b和酶c的最適pH均偏離這個范圍較大,故不應存在人體內環境中,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適宜環境下進行光合作用時,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暫時間內葉綠體中五碳化合物與[H]相對含量的變化是
A. 五碳化合物增多,[H]減少 B. 五碳化合物增多,[H]增多
C. 五碳化合物減少,[H]減少 D. 五碳化合物減少,[H]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物質的合成與分泌過程示意圖,甲、乙、丙、丁、戊表示細胞結構。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圖示過程可體現生物膜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互聯系
B. 圖示過程的實現與生物膜上的脂質分子、蛋白質分子的運動有關
C. 在圖中戊結構內,丙酮酸氧化分解產生CO2的階段沒有O2參加
D. X的分泌過程能發生在無甲、乙、丙、丁、戊等結構的原核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實驗包括4個步驟:①分別用噬菌體侵染細菌;②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③進行放射性檢測;④培養液攪拌后離心分離。回答有關問題。
(1)該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下圖中錐形瓶內的培養液是用來直接培養_____的,其內的營養成分中能否含有32P? _____
(注:圖中A和C中的方框代表大腸桿菌)
(3)要讓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圖中離心管的上清液中,則獲得該實驗中的噬菌體的培養方法是______。
A.用含35S的培養基直接培養噬菌體
B.用含32P的培養基直接培養噬菌體
C.用含35S的培養基細菌,在用此細菌培養噬菌體
D.用含32p的培養基細菌,在用此細菌培養噬菌體
(4)連續培養噬菌體n代,則含親代噬菌體DNA的個數應占總數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個大小相同的馬鈴薯幼根與物種A的幼根分別放入甲—戊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數小時后,取出稱重,重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結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與馬鈴薯幼根細胞液等滲的溶液是甲溶液
B.馬鈴薯比物種A更耐旱
C.物種A幼根的細胞在甲濃度溶液中一定會發生明顯的質壁分離
D.在這五種蔗糖溶液中,濃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已知與甲病相關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10%;與乙病相關的基因用B/b表示,I4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且兩家族均無對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人群中甲病患者的一個細胞中最多含有4個A基因
B. Ⅱ6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
C. Ⅳ1同時患有甲病和乙病的概率為3/64
D. 乙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于b基因的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乙、丙是某高等動物體內發生的細胞分裂模式圖,圖丁為某一時刻部分染色體行為的示意圖,在無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丁發生在丙細胞形成的過程中,最終產生的子細胞基因組成有2種或4種
B. 若A基因在圖甲中的1號染色體上,則a基因在4號和8號染色體上
C. 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開,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乙細胞可分裂產生兩種子細胞
D. 若丁圖表示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則①和②都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與育性如表。科學家發現,白眼雌果蠅(XrXr)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產生的F1中,偶爾也出現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稱“例外”)。不考慮基因突變和環境改變因素,對上述例外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 親本雄果蠅產生了XRXR的精子
B. 親本雌果蠅產生了XrXr的卵細胞
C. 子代中XRXr個體為紅眼雌果蠅
D. 子代中XRO個體為紅眼雌果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表示的是某綠色植物細胞內部分物質的轉變過程,有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有幾項( )
①圖中①②兩物質依次是H2O和O2
②圖中(二)、(三)兩階段產生[H]的場所都是線粒體
③圖中(三)階段產生的水中的氫最終都來自葡萄糖
④該過程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無光時不能進行
A. 一項B. 二項
C. 三項D. 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