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爾用山柳菊為實驗材料,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及自由組合規律 | |
B. | 摩爾根用類比推論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
C. | 克里克在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則,沃森和他共同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 |
D. | 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 |
分析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結構.
5、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解答 解:A、孟德爾用豌豆為實驗材料,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及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
B、摩爾根用果蠅為實驗材料,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錯誤;
C、克里克在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則,沃森和他共同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C正確;
D、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沒有證明DNA的半保留復制,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是生長素發現的一系列實驗(實驗材料為燕麥胚芽鞘),請認真分析實驗條件和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A、B實驗的推論是:燕麥胚芽鞘具有 。
(2)若要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則應選的實驗組合是 。
(3)E、F實驗的推論是 。上述實驗體現了設計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請你寫出E、F實驗的單一變量是 。
(4)A、G實驗的推論是:向光性是由于 引起的。
(5)預測實驗H的現象是 ,預測該現象是依據實驗 填圖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炎熱時,散熱量大于產熱量,出汗是人體的散熱途徑 | |
B. | 骨骼肌和肝臟是人體的主要產熱器官 | |
C. | 寒冷時,機體產熱與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有關 | |
D. | 下丘腦既是體溫調節中樞,又是滲透壓感受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磷脂是線粒體、中心體和葉綠體等結構的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 |
B. | 動物細胞間的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可用胃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 | |
C. | RNA只分布在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其組成元素有C、H、O、N、P | |
D. | 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