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其中A、B、C表示三種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問題:
(1)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則機體的產熱量會_______,除此作用之外,C的作用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B由垂體細胞產生,能夠對甲狀腺細胞起作用的原因是會與甲狀腺細胞上的_____________結合。若某患者誤口服了過量的B,則物質C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要驗證B的生理作用,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去除甲狀腺小鼠作為實驗動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加 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 特異性受體 不變 B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多肽),口服時被消化道消化 不能 甲狀腺細胞是B的靶細胞,因此,去除甲狀腺不能驗證B的生理作用
【解析】
1、由圖可知,甲狀腺能夠分泌甲狀腺激素,則C為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狀腺,則B為促甲狀腺激素;下丘腦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體,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則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2、寒冷時,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
3、甲狀腺激素的作用:①促進生長發育,②促進新陳代謝,③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1)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血液中C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增加,甲狀腺激素促進細胞代謝使機體的產熱量增加,除此作用之外,甲狀腺激素還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
(2)B為促甲狀腺激素由垂體細胞產生,但能夠對甲狀腺細胞起作用的原因是甲狀腺細胞膜上有B的特異性受體,B隨血液循環到達甲狀腺細胞時,與其細胞膜上的受體作用;若某患者誤服了過量的B,則物質C的分泌量不變,原因是B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多肽),口服時被消化道消化。
(3)若要驗證B促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甲狀腺小鼠作為實驗動物,其原因是甲狀腺細胞是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因此,去除甲狀腺不能驗證促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甲乙兩種植物在適宜溫度的條件下,二氧化碳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曲線。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c點時,甲植物總光合的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物總光合的量。
(2)d點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進一步增強的內因有_________。(回答兩點即可)
(3)NH4+是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氮素,現提供大量的乙植物的離體根、適宜濃度的硫酸銨水溶液、氮氣、氧氣、奈氏試劑等,請設計實驗探究乙植物根吸收NH4+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協助擴散。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
注:①奈氏試劑遇NH4+要生成紅色沉淀,且隨NH4+的濃度增加而顏色會加深。
②實驗中所用試劑或物質對根細胞均無傷害作用。
③不考慮根細胞無氧呼吸產生能量對NH4+吸收的影響。
實驗設計思路:將離體根隨機均分成A、B兩組,分別加入等量的硫酸銨溶液,________,一段時間后加入奈氏試劑,比較兩組溶液顏色的深淺。
預期結果和結論: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植物根細胞吸收NH4+是主動運輸;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植物根細胞吸收NH4+是協助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通常只能在南方和最好的耕地種植。為拓展水稻的種植范圍,將水稻與高粱進行雜交獲得高粱稻。
(1)研究者為了讓水稻和高粱得以雜交,將水稻和高粱的花粉混合,授給花粉未成熟就進行________的水稻,收獲F1種子,種植后同時出現多種變異類型。選擇其中表型優良且與母本差異明顯的植株進行________操作,收獲自交種子,連續自交從中選育出某后代品系——高粱稻RS125。
(2)RS125呈現桿特高(2米)特粗(1厘米)、喜光耐旱的特征,此____________明顯與高粱相似。連續三年收獲的RS125均呈現同樣的特征,這就排除了____________因素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3)為判斷RS125發生變異的原因,取RS125的________,進行解離、漂洗、染色、制片,顯微攝影后____________與對比,發現RS125并不攜帶高粱的染色體片段。
(4)根據以上信息研究者提出假設:RS125的形成是來自高粱花粉的DNA斷裂后部分片段整合到水稻基因組中的結果。為驗證這一假設,研究者提取了水稻(R)、高粱(S)高粱稻(RS)的根、葉研磨成勻漿,收集其中的蛋白質進行電泳,觀察到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實驗結果支持上述假設,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三組實驗結果都有條帶I和II,從進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若想進一步從分子水平直接驗證上述假設,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
(5)為擴大RS125的種植范圍,還需進行哪些研究?請提出一個進一步研究的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哺乳動物處于不同分裂時期染色體及其上基因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細胞①形成③的過程中發生等位基因分離
B. 細胞②中有四對同源染色體,四個染色體組
C. 細胞④不是③的子細胞,僅有一個染色體組
D. 細胞④為次級精母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以馬鈴薯為材料研究膜蛋白S在植物體內糖類物質運輸及分配中的作用。
(1)CO2 在葉肉細胞的________中形成三碳化合物,經過一系列過程轉化為淀粉儲存或以蔗糖形式運輸至其他非光合器官利用。因此,葉片是光合產物的“源”,而_________ 等器官被看作是“庫”。
(2)科研人員從馬鈴薯細胞中提取RNA,經_____,利用PCR技術擴增得到蛋白S 基因。將蛋白S基因與載體反向連接,導入馬鈴薯體細胞,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技術,得到蛋白S低表達或不表達的轉基因植株。測定野生型和轉基因植株的塊莖重量和成熟葉片中糖類含量,得到下圖所示結果。
與野生型植株相比較,轉基因植株的幾項生理指標變化的原因是_____。
(3)研究發現,葉片合成的糖類經過韌皮部運輸至塊莖,韌皮部細胞膜上有蛋白S。 為了驗證蛋白S的功能,科研人員獲得蛋白S基因過表達的韌皮部細胞進行研究。
①將蛋白S基因過表達的韌皮部細胞置于一定濃度的14C標記的蔗糖緩沖液中,一段時間 后,韌皮部細胞內的放射性強度快速升高,并且顯著高于蛋白S基因正常表達的細胞。據此推測________。
②科研人員進一步推測,蛋白S轉運糖的過程是利用H+的濃度差跨膜轉運過程,請寫出 驗證該推測的研究思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鼠害會嚴重威脅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與草原的生態安全,是我國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圖為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草場上三趾跳鼠的種群數量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c段,該草場三趾跳鼠的種群增長速率呈現由“小→大→小”的變化趨勢
B.引入三趾跳鼠的天敵后,圖中K值不會發生變化
C.c點時,三趾跳鼠的分布差異可反映群落的水平結構
D.b點時,三趾跳鼠的性別比例可預測未來鼠種群數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測定金魚藻(一種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密閉裝置,自然光來自40瓦的臺燈,氧氣傳感器可監測O2濃度的變化,1小時后氧氣的濃度變化相對量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光質 | 自然光 | 紅光 | 橙光 | 黃光 | 綠光 | 青光 | 藍光 | 紫光 | 無光 |
O2相對變化量 | +18 | +15 | +11 | 0 | -1 | +8 | +13 | +12 | -4 |
注:+表示增加,-表示減少。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要測定不同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去除濾光片后,對光源的控制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變NaHCO溶液的濃度會使表中數據發生改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黃光下真正光合作用O2的產生相對值為____________,此時金魚藻中產生O2和利用O2的具體場所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表中數據可知,進行大棚種植時,應選用__________(顏色)的塑料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是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果蠅紅、白眼色(基因用R、r表示)的遺傳規律后,瑞士科學家在果蠅雜交實驗中獲得了一些無眼突變體。下表是四對果蠅的雜交實驗和結果。
雜交實驗 | 親本 | 子一代 |
組合一 | 紅眼♀×紅眼♂ | 紅眼♀:紅眼♂:白眼♂:無眼♀:無眼♂=6:3:3:2:2 |
組合二 | 白眼♀×無眼♂ | 紅眼♀:白眼♂:無眼♀:無眼♂=1:1:1:1 |
組合三 | 無眼♀×紅眼♂ | 紅眼♀:白眼♂:無眼♀:無眼♂=1:1:1:1 |
組合四 | 紅眼♀×無眼♂ | 紅眼♀:紅眼♂:白眼♂:無眼♀:無眼♂=2:1:1:2:2- |
(1)研究發現無眼性狀是由基因突變所致,無眼是________(“顯性”、“隱性”)性狀。
(2)無眼性狀和紅白眼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定律。
(3)若用E、e表示有眼無眼的基因,則組合二親本白眼雌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若用組合一子代紅眼雌蠅與組合四子代紅眼雄蠅隨機交配,F2中紅眼個體理論上占________。
(4)正常雌果蠅的性染色體如圖1。科學家發現了在自然界能夠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蠅,其性染色體中含有Y染色體和并聯X染色體,組成如圖2。
科學家將圖2品系雌果蠅與正常雄果蠅交配,發現子代的性染色體組成只有2種,說明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的果蠅不能存活。
(5)基因型為的雌果蠅與基因型為XbY的雄果蠅連續交配多代,b基因在此過程中的遺傳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之間可發生交叉互換。然而在研究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實驗能夠證明交叉互換是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后,直到某實驗室利用圖3品系雌果蠅進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X染色體臂之間可以進行“交叉互換”。當圖3果蠅與正常雄果蠅雜交,若后代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說明交叉互換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前;若后代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說明交叉互換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對人參與西洋參葉片光合作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部分結果如下:
根據資料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在30℃環境條件下,兩種植物中更具優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1中,20℃時限制西洋參光合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人參的凈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現在20℃左右,而光飽和點曲線最大值出現在25℃左右,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