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遺傳信息是指
A. 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B. 核苷酸
C. 氨基酸序列D. 脫氧核苷酸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雙子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該性狀是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現有三組雜交實驗:
雜交實驗1:紫花×白花;雜交實驗2:紫花×白花;雜交實驗3:紅花×白花,
三組實驗F1的表現型均為紫色,F2的表現型見柱狀圖所示。已知實驗3紅花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1對應的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種;如實驗2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現型
及比例為____________。
(2)實驗3所得的F1與某白花品種品種雜交,請簡要分析雜交后代可能出現的表現型比例及相對應的該白花品種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雜交后代紫花:白花=1:1,則該白花品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②如果雜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白花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
(3)該植物徑有紫色和綠色兩種,由等位基因N-n控制。某科學家用X射線照射純合紫徑植株Ⅰ后,再與綠徑植株雜交,發現子代有紫徑732株、綠徑1株(綠徑植株Ⅱ),綠徑植株Ⅱ與正常純合的紫徑植株Ⅲ雜交得到F1,F1再嚴格自交的F2.(若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不影響個體生存,兩條染色體缺失相同的片段個體死亡)。
①若F2中綠徑植株占比例為1/4,則綠徑植株II的出現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綠徑植株Ⅱ的出現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則F2中綠徑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 有捕食關系的四種生物,其有機物量所占比例如圖所示。下表為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數據統計表(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生物類群 | 第一營養級 | 第二營養級 | 第三營養級 | 第四營養級 | 分解者 |
從上一營養級固定的能量(kJ) | 140.0 | 16.1 | 0.9 | 221.7 | |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 501.2 | 79.1 | 13.2 | 0.5 | 192.6 |
(1)圖中A生物的下一營養級生物為_____(填字母)。②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是_____。
(2)據表分析A與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由綠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遺體、殘枝落葉中的能量外,還包含___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過程中,_____(填甲、乙、丙、丁)利用陽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量_____整個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與草原生態系統相比森林生態系統的_____穩定性更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樣方法調查該草原植物類群豐富度時,樣方的大小一般為1 m×1 m。若調查的是森林植物類群豐富度,樣方面積應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B.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D. 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有關遺傳信息傳遞的模擬實驗(X和Y為生物大分子)。下列敘述中合理的是
A. 若X含有核糖,Y含有脫氧核糖,則試管內必須加入DNA連接酶
B. 若X含有堿基T,Y含有堿基U,則試試管內必須加入逆轉錄酶
C. 若X與Y都是DNA,則試管內必須加入氨基酸
D. 若Y是蛋白質,X是mRNA,則試管內還應該有其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糧桑漁畜”農業生態系統是江浙平原水網地區典型的高效農業系統,如圖表示這一農業生態系統的基本模式。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沼氣池的建立既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又減少了環境污染
B. 通過巧接食物鏈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C. 這一生態工程模式主要適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適用于我國西北地區,這是因為在建立生態工程時還需要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
D. 上述生態農業系統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的結構達到改善系統功能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植物細胞工程的技術中,無需激素調節的是( )
A. 組織培養中促使細胞脫分化
B. 制備原生質體
C. 組織培養中促使細胞再分化
D. 促使融合細胞形成愈傷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