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利用玉米純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變品系,該突變品系的產生原因是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Ts突變為ts,Ts對ts為完全顯性。將抗玉米螟的基因A轉入該雌株品系中獲得甲、乙兩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現正常,乙植株矮小。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產生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約為1∶1 |
實驗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約為1∶1 |
?
(1)實驗一中作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實驗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別表現為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選取實驗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約為2∶1∶1。由此可知,甲中轉入的A基因與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若將F2中抗螟雌雄同株與抗螟雌株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
(3)選取實驗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約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轉入的A基因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說明A基因除導致植株矮小外,還對F1的繁殖造成影響,結合實驗二的結果推斷這一影響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頻率為_____________,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種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隨機受粉,并僅在雌株上收獲籽粒,籽粒種植后發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
【答案】甲??? 雌雄同株??? 是??? AAtsts??? 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 不位于??? 抗螟性狀與性別性狀間是自由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號染色體上??? 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1/2??? 1/6???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基因Ts存在時表現為雌雄同株,當基因突變為ts后表現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為TsTs,則實驗中品系M作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為tsts,則作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個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該玉米相當于雜合子,可以看做為AO,沒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為OO,則分析實驗如下:
實驗一:品系M(OOTsTs)×甲(AOtsts)→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讓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A插入到ts所在的一條染色體上,則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產生的配子為Ats、OTs,那么后代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該假設與題意相符合,因此說明實驗一中基因A與基因ts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
實驗二:品系M(OOTsTs)×乙(AOtsts)→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選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現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說明抗螟性狀與性別之間發生了自由組合現象,說明基因A與基因ts沒有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則基因A與基因ts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論結果3:1,說明有致死情況出現。
(1)根據題意和實驗結果可知,實驗一中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為TsTs,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為tsts,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中F1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為OOTsts,因此為雌雄同株。
(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一的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離定律的結果,說明實驗一中基因A與基因ts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為AAtsts,將F2中AAtsts抗螟雌株與AOTsts抗螟雌雄同株進行雜交,AAtsts抗螟雌株只產生一種配子A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作為父本產生兩種配子,即Ats、OTs,則后代為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1。
(3)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中選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現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說明抗螟性狀與性別之間發生了自由組合現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s的2號染色體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論值,說明A基因除導致植株矮小外,還影響了F1的繁殖,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在實驗二的F1中,后代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1,則說明含A基因的卵細胞發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論值,故推測最可能是F1產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導致后代中雄配子只產生了OTs 和Ots兩種,才導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論值的現象。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故F2中抗螟矮植株中ts的基因頻率不變,仍然為1/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雌雄同株為1/3AOTsTs、2/3AOTsts,雌株基因型為AOtsts,由于F1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則1/3AOTsTs、2/3AOTsts產生的雄配子為2/3OTs、1/3Ots,AOtsts產生的雌配子為1/2Ats、1/2Ots,故雌株上收獲的籽粒發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植株雌株AOtsts所占比例為1/2×1/3=1/6。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疾病之一。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癌變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癌癥的發生與心理狀態也有一定關系
B.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化學致癌因子
C.紫外線可以穿透表皮傷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D.病毒含有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能夠引起細胞癌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一些正;虍惓<毎撀淦扑楹螅DNA會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稱為cfDNA;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也會有細胞脫落破碎,其DNA進入孕婦血液中,稱為cffDNA。近幾年,結合DNA測序技術,cfDNA和cffDNA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可通過檢測cfDNA中的相關基因進行癌癥的篩查
B.提取cfDNA進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輸回血液可用于治療遺傳病
C.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可能來自于脫落后破碎的胎盤細胞
D.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遺傳病的產前診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場養了一群馬,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別由基因B和b控制。育種工作者從中選擇出一匹健壯的栗色公馬,為了在一個配種季節里最大可能的完成對這匹公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的鑒定任務(就毛色而言),理論上最合適的配種方案是(在正常情況下,一匹母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馬)
A.栗色公馬與一匹栗色母馬交配?B.栗色公馬與多匹栗色母馬交配
C.栗色公馬與一匹白色母馬交配?D.栗色公馬與多匹白色母馬交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非極性的分子或離子都易溶于水中
B.一個水分子可以與另外四個水分子相連,即水分子的締合
C.水分蒸發時氫鍵的破壞會釋放熱量
D.由于每個水分子內部的氫鍵,使得水具有緩和溫度變化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的非糯性(M)對糯性(m)為顯性,花粉粒長形(N)對圓形(n)為顯性。非糯性花粉遇碘變藍黑色,糯性花粉遇碘變橙紅色。下面是對MMNN與mmnn雜交后代(F1)進行觀察的結果,其中能直接證明相關基因遵循孟德爾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一項是(??? )
A.在顯微鏡下觀察,F1花粉粒一半為長形,一半為圓形
B.在顯微鏡下觀察,F1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橙紅色
C.在顯微鏡下觀察,F1花粉遇碘后藍黑色長形∶藍黑色圓形∶橙紅色長形∶橙紅色圓形=1∶1∶1∶1
D.以上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將適量的干酵母放入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
B.將培養液振蕩搖勻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養液
C.在血細胞計數板中央滴一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用濾紙吸去邊緣多余培養液
D.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粒色受不連鎖的三對基因A/a、B/b、C/c控制。A、B和C決定紅色,每個基因對粒色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a、b和c決定白色。將粒色最淺和最深的植株雜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與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表現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B.15/64?C.1/16?D.6/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中,白眼、桃紅眼和朱紅眼都為隱性伴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遺傳,野生型為紅眼。雜交一:一白眼雌果蠅與朱紅眼雄果蠅雜交,產生白眼雄果蠅和野生型紅眼雌果蠅;雜交二:一白眼雌果蠅與一桃紅眼雄果蠅雜交,產生白眼雄果蠅和淡桃紅眼雌果蠅。關于以上實驗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雜交一的結果說明控制白眼和朱紅眼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B.雜交二的結果說明控制白眼和桃紅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C.兩組雜交結果說明在染色體上有不同位置的突變基因
D.雜交二結果說明控制白眼和桃紅眼的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