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對親本的雜交后代表現型有4種,比例為3:1:3:1,這對雜交組合為
A. Ddtt×ddtt B. DDTt×ddTt
C. Ddtt×DdTt D. DDTt×DdTT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容易獲得突變體的主要原因是( )
A.培養基營養豐富,易于植物生長
B.紡錘絲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C.DNA 復制容易受抑制
D.培養的細胞一直處于不斷的分裂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進行“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結果見下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 種群數量的增長呈 S 型曲線
B. b 點的種群數量增長最快
C. c 點的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
D. e 點的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代謝中某種酶1與其底物、產物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酶1與產物B結合后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
B. 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的結構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 酶1雖有兩種底物且能與產物B結合,但酶1仍具有專一性
D. 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戊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顯微照片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戊細胞可觀察到赤道板,乙細胞可觀察到細胞板
B.圖丙中的染色體和DNA含量均與圖戊相同
C.圖丁中的染色體比圖戊更為分散,更便于觀察
D.高倍鏡下可觀察到從甲依次進入丙、戊、丁、乙的連續動態變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在一個名為Squal lusa lburnoides(二倍體)的魚種中發現了“孤雄生殖”現象。關于這種魚類的“孤雄生殖”,科學家提出了下圖中A、B、C三種可能的發生途徑,甲、乙、丙分別代表這三種途徑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體細胞。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甲形成的過程中曾發生有絲分裂異常
B. 圖中的二倍體精子是由于親代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而形成的
C. 圖中丙細胞中兩條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
D. 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增殖過程中DNA含量會發生變化。通過測定一定數量細胞的核DNA含量,可分析其細胞周期。根據細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將某種連續增殖的細胞分為三組,每組的細胞數如圖所示。從圖中所示結果分析其細胞周期,不正確的是( )。
A.甲、乙、丙細胞均有間期細胞
B.細胞分裂間期的時間比分裂期長
C.丙組中只有部分細胞含有染色單體
D.乙細胞著絲點正在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