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蛋白質相關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蛋白質分子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 鹽析過程中蛋白質的結構沒有發生改變
C. 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都含有20種氨基酸
D. 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的水中的氫都來自氨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研究E基因和F基因對擬南芥主根生長的影響。
(1)擬南芥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模式生物,2000年底已經完成全部基因測序,基因測序需要構建擬南芥的______文庫,理由是 ________。
(2)利用T-DNA轉化擬南芥,PCR篩選E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甲),原理及結果如圖1.
據圖分析,植株____________分別為野生型純合子和E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
(3)同樣用上述方法篩選出F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乙)。將甲和乙雜交,F1的表現型為 _____ (填“野生型”或“突變型”)。F1自交,若F2中突變型的比例約為1/2,說明E基因和F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____,F2中出現少量雙突變體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4)科研人員利用三種擬南芥研究F基因與主根生長的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推測F基因____。
(5)將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和F基因融合,構建表達載體,獲得轉基因擬南芥,熒光鑒定結果如圖3,該結果不足以確定F蛋白位于細胞膜上。繼續用高濃度蔗糖溶液處理液泡較小的轉基因成熟熒光細胞,使其發生____,若觀察到________ ,可證明F蛋白在細胞膜上。同時還需要補充一組__________作為對照。
(6)雙分子熒光互補技術可研究細胞內蛋白質之間是否相互作用。將黃色熒光蛋白基因(YFP)分為2段(YFPN與YFPC),分別與已知抗原基因和該抗原的抗體基因融合構建表達載體,將兩種載體同時導入擬南芥細胞,在515nm激發光下可發出黃色熒光。
①轉基因擬南芥細胞能發出黃色熒光的原因是:_________會使YFPN與YFPC蛋白相互靠近。
②研究者推測E蛋白和F蛋白在細胞內形成二聚體后發揮作用。為驗證該假設,請參照上述技術寫出實驗組的設計思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治療性克隆對解決供體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應具有重要意義,簡要流程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②分別應用了核移植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
B. 細胞培養中需提供5%CO2,目的是調節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C. 胚胎干細胞可來源于囊胚中的內細胞團,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D. 將圖中獲得的組織器官移植給個體A,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發現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機制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正常氧氣條件下,細胞內的低氧誘導因子(HIF)會被蛋白酶體降解低氧環境下,HIF能促使細胞適應低氧環境,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氧氣在線粒體中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B.低氧環境下正常細胞中HIF含量會增加
C.HIF被分解需要脯氨酰羥化酶、VHL等參與
D.通過降低HIF的活性可治療貧血等缺氧性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蟲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作用,研究人員培育了能合成SOD的轉基因酵母菌。回答下列問題:
注:Hind Ⅲ和ApaLⅠ是兩種限制酶,箭頭表示酶的切割位置。
(1)將圖中的重組DNA分子用HinⅢ和ApaLⅠ完全酶切后,可得到__種DNA片段。圖示的表達載體存在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導入用于食品生產的酵母菌中,據圖分析,可用______(填限制酶的種類)切除該抗性基因的部分片段使其失效,再用_________酶使表達載體重新連接起來。
(2)作為受體細胞的酵母菌缺失URA3基因,必須在含有尿嘧啶的培養基中才能存活,因此,圖示表達載體上的URA3基因可作為________供鑒定和選擇,為了篩選出成功導入表達載體的酵母菌,所使用的培養基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尿嘧啶。
(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____。為了確定受體細胞中SOD基因是否轉錄,可用標記的____作探針進行分子雜交檢測,分子雜交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蛋白質工程獲得活性更高的SOD時,需根據所設計蛋白質的結構推測其_____________序列,最終確定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并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獲得所需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圖Ⅰ為植物組織培養流程圖,圖Ⅱ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部分示意圖,請回答:
(1)從理論上講,植物細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現。
(2)圖Ⅰa代表_______過程。圖Ⅰ中的②和圖ⅡA中培養基上的培養物都是由無特定形態與功能的細胞組成,稱為____________。
(3)圖Ⅱ中D培養物已經形成幼體。請根據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對圖Ⅱ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Ⅱ中B中為胡蘿卜根尖細胞,則培養成的新植株的葉片的顏色是____________,這說明根尖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高二生物興趣小組用蘆薈的新鮮莖的一部分作為材料進行組織培養,愈傷組織能正常形成且以后繼續長大,正常根和芽卻遲遲不能形成;你認為導致該情況出現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機營養供應不足
B.培養環境光照、溫度、pH或氧氣濃度不適宜
C.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比例不協調
D.無菌條件沒有控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參觀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氣為中心、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的“豬一沼一魚一肥一果蔬”小型農業生態工程時繪出了如下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與傳統的工程相比較,生態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的特點,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經濟效益和_____________的同步發展。
(2)圖中的消費者有_______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開始。
(3)某同學據圖寫出一條食物鏈:水稻→雞→豬,該食物鏈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4)與傳統農業生態系統相比,該生態系統更能凈化環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該農業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用下圖兩裝置對萌發小麥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進行探究。關閉活塞,在25℃下經20min后觀察紅色液滴的移動情況。請據圖回答:
(1)裝置1中,20%NaOH的作用為____,紅色液滴移動的距離代表____(因變量的觀察指標)。
(2)裝置2中右側小燒杯內應加入____。若裝置2中的紅色液滴不移動,在保證萌發種子活性的情況下,其細胞呼吸類型為____。
(3)若萌發種子中既存在有氧呼吸,又存在無氧呼吸,則實驗現象為:裝置1中紅色液滴____(填“左移”或“右移”),裝置2中的紅色液滴____(填“左移”或“右移”)。
(4)為排除氣壓、溫度等物理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另設對照裝置,將有活性的萌發種子替換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對剛收獲的種子所做的一系列處理,據圖分析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④和⑤是不同種類的物質
B.①和②均能夠萌發形成幼苗
C.③能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
D.點燃后產生CO2中的C來自于種子的糖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