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圖甲中,A表示蛋白質,B表示磷脂雙分子層,D表示糖蛋白(膜外);a、e代表主動運輸,其中a表示運進細胞,e表示運出細胞;b運輸方向是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不需要載體和能量,表示自由擴散;c、d運輸方向是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表示協助擴散.
2、圖乙中,①曲線圖中,物質的跨膜運輸速率取決于濃度差,屬于自由擴散;②曲線圖中,物質能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表示主動運輸.
解答 解:(1)圖中A表示蛋白質,B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D表示多糖.
(2)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最重要的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3)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厚度變小,說明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分子均處于動態變化之中.這種現象證明磷脂雙分子層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或半流動性).
(4)a~e五個過程中,b、c、d穿膜無需細胞供能,故是被動運輸,它們的運輸動力完全依賴膜內外該物質的濃度梯度,但協助擴散還受細胞膜上載體數量和種類的限制.乙中②過程能逆濃度運輸,表示主動運輸.而a~e中的a、e兩種方式需載體且需消耗能量,其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即已擺脫濃度制約(橫軸已表示濃度)甚至可由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運輸.但由于載體的飽和,在達一定程度后,也將不再繼續轉運.
(5)維生素D為脂溶性物質,穿膜應為自由擴散,所以選b,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是主動運輸,所以選a.(6)為了探究溫度對膜的流動性的影響,做了下述實驗:分別用紅色和綠色熒光劑標記人和鼠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然后讓兩個細胞在37℃條件下融合并培養,40分鐘后,融合的細胞膜上紅色和綠色均勻分布.
①有人認為該實驗不夠嚴密,其原因是缺少對照實驗.
②本實驗可以通過相同的時間后,觀察紅色和綠色熒光物質在細胞膜上分布的情況判斷實驗結果,還可以通過紅色和綠色在細胞膜上均勻分布時需要時間的長短來判斷.
③結論:隨著溫度的升高,細胞膜的流動性會加快、加強.
故答案為:
(1)蛋白質 磷脂雙分子層 多糖
(2)選擇透過性
(3)流動性
(4)b、c、d b a、e
(5)b a
(6)①對照
②紅色和綠色熒光在細胞膜上均勻分布所需時間的長短、墼谝欢ǚ秶鷥,隨著溫度升高,細胞膜的流動性加快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物質跨膜運輸,相對綜合,是學生提升獲取圖示信息、審題、分析能力的較好選擇.
名 稱 | 運輸方向 | 載體 | 能量 | 實 例 |
自由擴散 | 高濃度→低濃度 | 不需 | 不需 |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
協助擴散 | 高濃度→低濃度 | 需要 | 不需 | 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
主動運輸 | 低濃度→高濃度 | 需要 | 需要 |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 |
B. | SARS病毒因為沒有細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 |
C. |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有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 | |
D. | 動物中細胞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C可以看成一個細胞周期 | |
B. | 2~17.3h 期間,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 | |
C. | 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 2~17.3h 期間活動旺盛 | |
D. |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可發生在17.3~19.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世代 | 實驗 | 對照 |
親代 | 1.724 | 1.710 |
子Ⅰ代 | 1.717 | 1.710 |
子Ⅱ代 | ($\frac{1}{2}$)1.717,($\frac{1}{2}$)1.710 | 1.710 |
子Ⅲ代 | ($\frac{1}{4}$)1.717,($\frac{3}{4}$)1.710 | 1.7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是所有細胞器都含有磷脂,但均含有蛋白質 | |
B. | 真核細胞中蛋白質合成后均需要內質網加工 | |
C. | 核糖體是所有細胞生物所共有的細胞器 | |
D. | RNA具有信息傳遞、催化反應、物質轉運等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文昌校級期中)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和血漿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機酸 | 蛋白質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A.①屬于血漿,因為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B.②屬于組織液,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的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5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①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