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下圖所示的實驗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 ( )
A. 生長素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
B. 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C. 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
D.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軸切段的頂端段
【答案】A
【解析】
本題以實驗示意圖為情境,考查學生對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瓊脂塊中是否含有生長素。實驗結果顯示,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可使上胚軸切段生長,而空白瓊脂塊則不能使上胚軸切段生長,據此可說明生長素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A 正確;實驗中雖有單側光照,但上胚軸切段沒有尖端,不能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因此不能證明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B 錯誤;因實驗中未設置上胚軸切段倒置的實驗組,所以不能證明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C錯誤;由于缺乏含有胚軸切段頂端部分的對照實驗,所以該實驗不能直接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軸切段的頂端,D錯誤。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玉米種子發芽早期,CO2釋放量是O2吸收量的1.5倍,說明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
B. 白鼠吸入18O2后,尿中的水有H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含18O
C. 罐頭蓋頂若隆起,其內食品則不能食用,很可能是需氧微生物呼吸產生了CO2
D. 給水稻提供14CO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狀態下有可能出現14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從有機廢水中分離微生物的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培養基分裝到培養皿后再進行滅菌
B.灼燒接種環、冷卻后、挑取菌種,從三個方向劃線
C.接種后的培養皿須放在光照培養箱中培養
D.培養過程中每隔一周觀察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玻璃溫室中,研究小組分別用三種單色光對某種綠葉蔬菜進行補充光源(補光)試驗,結果如圖所示。補光的光強度為150μmolm-2s-1,補光時間為上午7:0010:00,溫度適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的光合速率隨著補光的光強度增強而加快
B.450nm補光組的光飽和點小于對照組
C.若580nm補光組在9:00時突然停止補光,三碳酸的含量會瞬時減少
D.對照組在8:00到11:00時從溫室吸收的CO2總量大于450nm補光組在補光時間內吸收的CO2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葉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體具有能量轉換的功能
B.葉綠體具有雙層膜
C.植物和藻類細胞都有葉綠體
D.葉綠體基質與線粒體基質的化學成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該食物網由8條食物鏈組成,貓頭鷹屬于最高營養級生物并處于四個不同的營養級
B. 該圖中有生態系統成分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C. 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態
D. 由于捕獵的原因,貓頭鷹的數量大量減少,則短時間內蛇的數量將會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神經細胞內沒有的過程只有d
B.a、e過程分別發生在細胞核和線粒體中
C.b、c過程中的堿甚互補配對方式完全相同
D.參與c過程的RNA不只有mRNA—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稻田等分為互不干擾的若干小區,均種上水稻苗(28株/m2)和3種雜草(均為1株/m2),隨機向不同小區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壽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種日均密度增長率如圖所示。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福壽螺和鴨舌草之間構成_____關系。
(2)實驗期間,中密度處理小區福壽螺種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處理小區的水花生種群數量呈_______型增長。
(3)若實驗結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處理小區將經歷____________演替,時間足夠長,最可能演替為以___________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4)調查長爪鼠的種群密度時,在0.5hm2的樣地上,第一次捕獲60只,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的40只中有20只帶標記。據此估算,樣地上長爪鼠的種群密度為__________只/hm2。捕獲過的長爪鼠難以再次被捕獲,因此估算值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