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種群的空間特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表示的是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布局
B.圖甲表示每一個個體在種群分布領域中各個點出現的機會是相等的
C.以種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區時體現為乙圖分布
D.由于環境資源分布不均勻,可能會導致丙圖的種群分布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反射弧的局部結構示意圖,a、d兩點分別為電表①和電表②兩電極的中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刺激a點,電表①不會發生偏轉
B.刺激c點,電表①偏轉一次,電表②偏轉兩次
C.興奮由c傳導到e時,發生了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換
D.刺激c點,若檢測到b、d點都有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同一神經元上可以雙向傳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是遺傳學常用的實驗動物之一。果蠅染色體上有一個隱性基因n,在純合時導致雌果蠅轉化為不育雄果蠅,但在雄果蠅中沒有性轉變效應;果蠅的眼色有紅眼和白眼之分,由基因B和b控制。N-n,B-b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某科研人員選擇一對雌雄果蠅做了相關實驗,過程及部分結果記錄如下表。請回答以下問題:
(1)基因B、b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體上。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
(2)如親本雌果蠅為白眼,則F1的雄果蠅共有______種基因型。如親本雌果蠅為紅眼,則F2的性別比例(♂∶♀)為__________。
(3)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劑分別標記基因N、n,若在親本雄果蠅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觀察到兩種顏色兩個熒光點,則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4)近年研究人員發現,由果蠅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另一性狀,會出現A或a基因純合致死現象(XAXA、XaXa、XAY、XaY均為純合子)。為確定致死基因,用一對果蠅雜交獲得F1共183只,其中雄果蠅61只。若F1雌果蠅有兩種表現型,則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若F1雌果蠅只有一種表現型,則F1雌果蠅基因型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種群中1 和2 兩個指標的變化(假設后續趨勢不變),X 軸表示時間,Y 軸表示相對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1 表示種群數量的增長率,則該種群呈邏輯斯諦增長
B.若2 表示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則該種群不存在K 值
C.若1 和2 表示兩個不同種群的數量,則P 時刻種群密度相同
D.若1 和2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則P 時刻年齡結構為增長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系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a表示_____________系統,b表示________系統,c表示______________系統,參與內環境穩態維持的還有圖中的_______________系統。
(2)紅細胞中O2進入組織細胞內至少需要穿過__________層生物膜結構,O2主要參與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段。
(3)一般情況下,人的體液中O2濃度較低的是__________(細胞內液/細胞外液),這是因為在細胞內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CO2。CO2從組織細胞進入組織液的跨膜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與血液中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
(5)內環境相對穩定,除圖中所示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下進行。
(6)嘗試構建人體肝臟內血漿、組織液、成熟紅細胞內液間O2、CO2擴散的模型(注:①在圖形框間用實線箭頭表示O2,用虛線箭頭表示CO2;②不考慮CO2進入成熟紅細胞內液)。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裸露巖石上開始的群落演替過程,圖2表示群落演替過程中植物的種數、植物的個體數及巖石體積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所示的群落演替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B.形成頂極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現出垂直結構
C.演替過程中植物種類豐富度逐漸增加并趨向穩態
D.演替過程中植物的種數增加導致巖石體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今低碳生活、綠色經濟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下圖是碳循環的部分過程,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參與過程①的生物只有消費者和分解者
B.植樹造林有助于增強過程②從而減少大氣含量
C.減少對過程③的依賴是緩解溫室效應的重要措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狼蛛是肉食性動物,為探明其聽覺在尋覓定位獵物中的作用,研究者比較了狼蛛對有果蠅振翅聲源端和無果蠅振翅聲源端的反應,實驗裝置及結果如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下表為不同距離下狼蛛對有聲源端和無聲源端的選擇指數比較
距離(cm) | 有聲源端 選擇指數(%) | 無聲源端 選擇指數(%) |
3 | 80.55 | 19.45 |
6 | 69.45 | 30.55 |
9 | 69.45 | 30.55 |
12 | 61.11 | 38.89 |
15 | 50.00 | 50.00 |
A. 在食物鏈中,狼蛛至少位于第三營養級
B. 果蠅振翅聲屬于生態系統中的物理信息
C. 狼蛛對有聲源端選擇指數與距離呈正相關
D. 狼蛛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腸道中的微生物不僅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關,還能通過“腦腸軸”影響生物的個體行為表現。為研究其作用機理,科研人員利用大鼠進行了系列實驗。請回答問題。
(1)科研人員將大鼠分組進行實驗,請完成如表的實驗方案。
分組 | 實驗對象 | 飼養條件 | 檢測 |
對照組 | 含有正常腸道菌群的大鼠 | ② ______ | 60分鐘內的運動距離和運動軌跡 |
實驗組 | ① ______ | 無菌飼料、無菌水、全新開放的盒子 |
實驗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由圖可知______,說明實驗組大鼠出現了自發活動增強的現象。
(2)5-羥色胺(5-HT)是“腦腸軸”的關鍵神經遞質,在腦部組織中含量較高,水解后生成無生物活性的代謝終產物5-HIAA.為探究兩組大鼠行為差異的分子機理,科研人員檢測了大鼠體內5-HIAA與5-HT的比例,由此反應神經遞質5-HT的代謝水平。
①5-HT由______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______的結合,引起突觸后膜______的變化。
②5-HIAA與5-HT比例的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分析結果說明______。
(3)研究人員提出假設:腸道微生物通過促進5-HT分解酶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5-HT的代謝水平。為驗證該假設,研究人員提出了“檢測實驗組大鼠的5-HT分解酶相關基因轉錄量”的實驗方案。請評價此方案,并加以完善和修訂。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