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玉米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生態系統組成成分除圖示外還有分解者 B. 鳥和蛇之間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競爭關系
C. 蟲的數量減少,對鳥的影響比對蛇的大 D. 農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傳遞給鼠
【答案】C
【解析】
(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2)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3)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故除圖示外還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鳥和蛇之間存在捕食關系,不存在競爭關系,B錯誤;鳥的食物來源有蟲子和蜘蛛,蛇的食物來源相對更廣,有鳥,鼠,青蛙,故蟲的數量減少,對鳥的影響比對蛇的大,C正確;農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傳遞給第二營養級,鼠只是第二營養級上的一種生物,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醫學上在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時,通常要進行細菌的耐藥性監測,實驗方法如下:將含有一定濃度不同抗生素的濾紙片放置在已接種被檢菌的固體培養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圍擴散,如果抑制生長,則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圖中里面的圈),結果如下圖所示。
(1)圖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培養皿中的抗生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處理,并測定細菌數量變化,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向培養基中加抗生素的時刻為b點,理由是抗生素使細菌中________的個體大量死亡而數量下降。盡管有抗藥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細菌種群中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長期使用同一種抗生素,細菌會產生抗藥性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寒冷刺激時人體內的部分調節過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a、b表示神經遞質,c、d表示激素 B. c的受體分布在體內各種細胞上
C. 與c相比,a參與的調節反應更加迅速 D. abcd均需借助血液運輸才能作用于靶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雌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
B.該果蠅的原始生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C.若該果蠅的一個卵原細胞產生的一個卵細胞的基因型為cXD,不考慮交叉互換,則同時產生的第二極體的基因型為CXD、CXd、cXd
D.基因型為BbXDXd的個體能產生4種配子,且比例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一個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兩種群可能為競爭關系,甲的競爭力小于乙,競爭強度:弱一強一弱
B.t1~t2時間內甲、乙種群呈“S”型增長,甲種群從t2開始出現環境阻力
C.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3~t5時間內甲、乙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留樹保鮮是通過延遲采摘保持果實品質的一項技術,噴施人工合成的赤霉素和2,4﹣D是其常用措施,這兩種物質對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實內源脫落酸含量的影響如圖1、2所示。請據圖回答:
(1)脫落酸主要由植物的根冠和萎蔫的葉片等部位產生,對留樹保鮮_____(填“有利”或“不利”)。
(2)由于植物體內的激素具有的________特點,生產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激素類似物進行相關實驗,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體內能長時間發揮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控制無關變量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
(4)分析圖1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圖2我們可以推測赤霉素和2,4﹣D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遺傳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3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該實例能同時體現基因對性狀控制的直接途徑和間接途徑
B. 可通過注射促黑素細胞激素來治療基因型為AAeebb的肥胖患者
C. 雙方體重都正常的夫婦不可能生育患遺傳性肥胖的子代
D. 基因型均為AaEeBb的夫婦生育體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鴨為雜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蟲及其它小動物外,對稻田中幾乎所有的雜草都有取食。為研究稻鴨共作復合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結果如下表。
表:稻鴨共作對稻田中雜草密度、物種豐富度及稻田雜草相對優勢度的影響
雜草密度(株/m2) | 物種豐富度 (種) | 雜草相對優勢度 | |||||
草龍 | 節節菜 | 稗草 | 陌上菜 | 異型莎草 | |||
常規區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稻鴨區 | 2.3 | 5.3 | 0 | 0.259 | 0.271 | 0.089 | 0 |
注:相對優勢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優勢地位
(1)采用樣方法調查雜草密度時,選取樣方的關鍵是__________。表中物種豐富度的數據表明,稻鴨共作能顯著降低稻田群落中雜草的__________,從而限制了雜草對水稻的危害。
(2)鴨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態系統中__________的復雜性,增強了其___________能力。鴨和水稻生活在一起,可以吃掉雜草、害蟲等,減少稻田的除草、施肥和用藥,從生態學原理上分析,這種做法最大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員又繪制了常規區稻田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示意圖,箭頭和字母分別表示碳元素傳遞方向和轉移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______(填乙、丙、丁)生物成分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水稻生長期,該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量關系為a______b+c+e(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調查丁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用__________。
③在該稻田生態系統中,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______________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______________之間循環往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刺激③處,該處細胞膜電位變為外正內負
B.若從③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④處,反射活動正常完成
C.興奮在①處神經纖維上傳導速度較②處快
D.若在④處施加一較強電刺激,圖中①一⑤處能測到興奮的只有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