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村修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等也相繼問世。如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有關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技術復制GFP基因也需加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過程①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必須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GFP基因和標記基因
C.過程④選擇代孕母鼠的條件是有健康的體質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個體
D.如果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則外源基因可能隨機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這種受精卵有的可發(fā)育成轉基因小鼠,有的卻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高二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7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下村脩、馬丁·沙爾菲、錢永健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代表了綠色熒光蛋白研究上的三個里程碑。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
材料二 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下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材料三 錢永健通過改造GFP基因,相繼制造出了藍色(BFP)和黃色(YFP)的熒光蛋白。
(1)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__________種引物和__________。
(2)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A.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
B.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
C.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
D.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江蘇省灌南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7分)某研究小組進行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研制工作,下圖為他們前期研究工作的簡要操作流程圖:
(1)實驗步驟①所代表的反應過程是 ;在步驟②之前擴增H基因常采用的方法與體內DNA復制相比,反應體系需加入 和
等。
(2)某志愿者接種甲型H1Nl流感疫苗后,體內 細胞可增殖分化形成
細胞,從而產生抗體。
(3)機體能合成數百萬種特異性抗體,抗體種類如此多的原因是其結構中的 。
(4)在炎熱的夏季,山西某地在未執(zhí)行冷藏要求的情況下運輸甲型H1N1流感疫苗,結果導
致給學生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無效,請分析疫苗失活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 題型:綜合題
(8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下村脩、馬丁?沙爾菲、錢永健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代表了綠色熒光蛋白研究上的三個里程碑。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
材料二 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下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材料三 錢永健通過改造GFP基因,相繼制造出了藍色(BFP)和黃色(YFP)的熒光蛋白。
(1)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 種引物和 。
(2)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
B.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
C.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
D.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江蘇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高二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下村脩、馬丁·沙爾菲、錢永健三位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代表了綠色熒光蛋白研究上的三個里程碑。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的時候從一種水母身上分離出綠色熒光蛋白(GFP)。當時知道在藍光或紫外光的激發(fā)下,它會發(fā)出綠色熒光。
材料二 科學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貓、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下圖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材料三 錢永健通過改造GFP基因,相繼制造出了藍色(BFP)和黃色(YFP)的熒光蛋白。
(1)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__________種引物和__________。
(2)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A. 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B. 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C. 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D. 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3)材料二中,過程①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必需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則外源基因可能隨機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這種受精卵有的可發(fā)育成轉基因小鼠,有的卻死亡。請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
(5)材料三中,錢永健制造出藍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這種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