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和T區。20世紀90年代初,F區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過十年,F區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的
A. 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 B. 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
C. 物種豐(富)度出現大幅度下降 D. 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重組只能發生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 |
B. | 基因重組發生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后期 | |
C. | 基因重組是通過產生新的基因而影響生物性狀的 | |
D. | 一般情況下,水稻花藥內可發生基因重組,而根尖則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浙江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細胞增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分裂前期,都進行1次染色質DNA的復制
B.細胞周期的G2期已經形成了 1對中心體,在有絲分裂前期形成紡錘體
C.染色體數為2n=24的性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中期II染色體數和染色體DNA分子數分別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質的1個DNA分子發生片段缺失,則該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2個子細胞均含有該異常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四川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發現,直腸癌患者體內存在癌細胞和腫瘤干細胞。用姜黃素治療,會引起癌細胞內BAX等凋亡蛋白高表達,誘發癌細胞凋亡;而腫瘤干細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黃素,從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細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腫瘤干細胞與癌細胞中基因的執行情況不同
B.腫瘤干細胞的增殖及姜黃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編碼BAX蛋白和 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屬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劑與姜黃素聯合治療,可促進腫瘤干細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北京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嫁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已使用的一項農業生產技術,目前也用于植物體內物質轉運的基礎研究。研究者將具有正常葉形的番茄(X)作為接穗,嫁接到葉形呈鼠耳形的番茄(M)砧木上,結果見圖1.
(1)上述嫁接體能夠成活,是因為嫁接部位的細胞在恢復分裂、形成 組織后,經 形成上下連通的輸導組織。
(2)研究者對X和M植株的相關基因進行了分析,結果見圖2。由圖可知,M植株的P基因發生了類似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 變異,部分P基因片段與L基因發生融合,形成PL基因(P
L)。以P-L為模板可轉錄出 ,在 上翻譯出蛋白質,M植株鼠耳葉形的出現可能與此有關。
(3)嫁接體正常葉形的接穗上長出了鼠耳形的新葉。為探明原因,研究者進行了相關檢測,結果見下表。
實驗材料 檢測對象 | M植株的葉 | X植株的葉 | 接穗新生葉 |
P | 有 | 無 | 有 |
P | 有 | 無 | 無 |
①檢測PL mRNA需要先提取總RNA,再以mRNA為模板 出cDNA,然后用PCR技術擴增的片段。
②檢測PL DNA需要提取基因組DNA,然后用PCR技術對圖2中 (選填序號)位點之間的片段擴增。
a. Ⅰ~Ⅱ b. Ⅱ~Ⅲ c. Ⅱ~Ⅳ d. Ⅲ~Ⅳ
(4)綜合上述實驗,可以推測嫁接體中PL基因的m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群落的初生演替 | B. | 種群的初生演替 | C. | 群落的次生演替 | D. | 種群的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控制一種生物性狀的表現 | |
B. | 能控制一種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 |
C. | 能轉錄一種信使RNA | |
D. | 在蛋白質合成中能決定一種氨基酸的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