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人體內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 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只進行①②過程,而不進行③④過程
B. X1與X2的區別主要是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的不同
C. 人體衰老引起白發的原因是③④過程不能完成
D. 如圖反映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及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情況下,有氧呼吸所產生的CO2和H2O中的氧可分別來自( )
A.吸入的O2和葡萄糖B.葡萄糖和丙酮酸
C.丙酮酸、水和吸入的O2D.吸入的O2和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三個通過突觸相連接的神經元,電表的電極連接在神經纖維膜的外表面。刺激a點,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不能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
B.電流計①指針會發生兩次方向不同的偏轉
C.電流計②指針只能發生一次偏轉
D.a點受刺激時膜外電位由正變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刺激足部皮膚引起屈肌收縮, 稱為屈反射。
下列關于該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屈反射的反射弧涉及多個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
B. 當神經沖動傳到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該細胞會釋放遞質
C. 適宜強度的電刺激支配伸肌的運動神經元,肌膜上測不到動作電位
D. 足部皮膚受損,屈反射和膝反射均不能發生,因為肌梭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溶酶體內具有多種酸性水解酶,有細胞內消化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蝌蚪的尾巴消失與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有關
B.溶酶體執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
C.細胞質基質中的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 1 為某溫帶稀樹草原食物網的一部分示意圖,圖 2 為某生物的種群密度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在圖 1 所示的稀樹草原食物網中,共有食物鏈______條。假設每種動物從上一營養級不同生物中獲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傳遞效率均為 10%,若狼種群增重 6 kg,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_kg。
(2)若圖 2 所示的種群為某鼠種群。在 C 點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__________。在無遷入和遷出的情況下,該種群數量每年均以 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長,若該種群初始數量為 N,則兩年后它們的數量將達到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樣方法調查該稀樹草原中風信子的種群密度,選取樣方的關鍵在于_________。若同時統計各樣方中物種數目,則可以調查__________。
(4)某年氣溫明顯增高,食物豐富,稀樹草原昆蟲數量也增多,但并沒有呈現“J”型增長的狀態,這是____(填“負反饋”或“正反饋”)調節的結果。多年來,該稀樹草原牧民大力植樹種草,使草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牧業產量呈持續增長勢頭,說明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也使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得以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現多數抗旱性農作物能通過細胞代謝,產生一種代謝產物,調節根部細胞液的滲透壓,請回答下列問題。
(1)經檢測,這種代謝產物只能在根部細胞產生,而不能在其它部位的細胞產生,究其根本原因,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2)現有某抗旱農作物,體細胞內有一個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為r(旱敏基因)。研究發現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據此分析,抗旱基因突變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得知與抗旱有關的代謝產物主要是糖類,則該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狀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抗旱性(R)對旱敏性(r)為顯性,多顆粒(D)對少顆粒(d)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純合的旱敏性多顆粒植株與純合的抗旱性少顆粒植株雜交,F1自交,F2抗旱性多顆粒植株中雙雜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請利用抗旱性少顆粒(Rrdd)和旱敏性多顆粒(rrDd)兩植物品種作試驗材料。
設計一個快速育種方案(僅含一次雜交),使后代個體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顆粒雜交種(RrDd),用文字簡要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