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野馬,中國是它的故鄉.但在上世紀初,野馬種群在中國絕跡.偷獵出國的野馬,僅德國1890年偷獵的野馬中,有三雄七雌共10匹野馬成功繁衍.至今,全球圈養的一千多匹普氏野馬基本上都是這10匹野馬的后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中國為實施“野馬還鄉”計劃,先后從多國引進多匹野馬,在新疆等地繁育、野化、放歸.
(1)目前新疆卡山保護區的普氏野馬種群數量已發展到127匹.該準確數據是根據下列何種方法獲得的
A、標志重捕法 B、普查法
C、樣方法 D、以上方法均不行
(2)請在右圖中,繪制出從1890年的10匹野馬,到現在全球一千多匹普氏野馬的繁衍過程中,其性別比例(雌/雄)的變化趨勢.
(3)當牧草被啃食時,其根/莖葉比值增加,光合作用速率會提高,牧草的防衛反應也會加強,這表明生態系統有 功能;與此同時,食草動物也產生了相應的適應性,如普氏野馬能形成特殊的酶進行解毒,這表明牧草與食草動物發生了 .適當增加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可有效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是因為 .
(4)普氏野馬每天都要吃數十公斤的草料.下圖表示其體內胃酸分泌的部分調節途徑,請回答:
①幽門黏膜細胞分泌的胃泌素須先擴散到 后,再經血液的運輸等才能到達作用部位,故①→②的傳導速度比③的傳導速度 .由此可見,胃酸分泌的調節方式為 調節.
②若幽門黏膜細胞發生病變,機體可通過特異性免疫中的 免疫將其清除.
(5)普氏野馬有66條染色體,比家馬多2條,但普氏野馬可以與家馬雜交產生可育的后代,據此可判斷,普氏野馬與家馬 (屬于/不屬于)同一物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某組織樣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 | |
B. | 用龍膽紫染液染色以觀察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 |
C. | 鑒定組織中脂肪的顏色反應實驗時必須使用顯微鏡 | |
D. | 研究魚類種群數量變化的規律來確定合理的捕撈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 別 | 鎘處理(μmol/L) | ||||
0 | 10 | 100 | 300 | ||
鈣 處 理 (mmol/L) | 0 | A1 | B1 | C1 | D1 |
0.1 | A2 | B2 | C2 | D2 | |
1 | A3 | B3 | C3 | D3 | |
10 | A4 | B4 | C4 | D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TP合成酶的合成是在( )
A.線粒體中 B.核糖體中
C.高爾基體中 D.內質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電子顯微鏡下,顫藻和水綿細胞中都能被觀察到的結構是( )
A.細胞核 B.核糖體 C.葉綠體 D.溶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新野三高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物質甲是在胰島B細胞中合成的;物質乙是一種淋巴因子;物質丙由漿細胞合成分泌;物質丁由垂體分泌,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甲、乙、丙、丁的結構多樣性只與a有關
B.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質是脫氧核苷酸
C.甲、乙、丙、丁均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D.物質乙和丙分別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新野三高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A、B、C代表生態系統成分,數字表示碳的流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生產者、B、C、A構成了兩條食物鏈
B.①②⑥⑦為CO2形式,③④⑤為有機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
D.經③流向B的碳全部儲存于B體內的有機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神經纖維蛋白部分氨基酸順序 | |
正常 | …谷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天冬酰胺-… |
異常 | …谷氨酸-天冬酰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 |
B. | 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也可能不患遺傳病 | |
C. | 一個家庭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 |
D. | 一個家庭僅一代人中出現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