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3四川卷)4.下列實驗所采取的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膠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臟研磨液促使過氧化氫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熱提高胡蘿卜素的萃取效率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學期三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γ-氨基丁酸和某種局部麻醉藥在神經興奮傳遞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此種局麻藥單獨使用時不能通過細胞膜,如與辣椒素同時注射才會發生如圖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局麻藥作用于突觸后膜的Na+通道,阻礙Na+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B.γ-氨基丁酸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促進Cl-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C.局麻藥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機理一致,都屬于抑制性神經遞質
D.神經細胞興奮時,膜外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膜內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堿基序列的情況下,獲得該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
A.用mRNA為模板逆轉錄合成DNA
B.以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人工合成
C.將供體DNA片段轉入受體細胞中,再進一步篩選
D.由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推測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生態經濟所遵循的主要原則和實現的重要手段分別是 ( )
A.循環經濟和生態工程 B.整體性原則和生態工程
C.循環經濟和工程學手段 D.無污染原則和生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7、南京古泉生態農場是生態農業的典范。該農場將養豬、養魚、沼氣工程、養鴨、種植農作物、養蘑菇、種桑養蠶、種植果樹等多個生產過程合理地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一種高效良性的循環,生態效益達到了良性發展。請就此生態農場的特點,完成下列問題:
(1)該生態農場充分體現了生態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2)該系統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氣池,沼氣的制作如圖所示:
①在圖中標出箭頭,表示生產過程中的物質循環。
②如果將“無機物——農田”這一環節去掉,對生態農業系統有何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生態農場中存在如下圖所示的物質循環過程,據圖分析不符合生態工程原理的敘述是
A.物質經過多級利用,實現了良性循環
B.每一級生產環節都獲得產品,提高了生態經濟效益
C.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總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級產物都可以利用,減少了廢物和污染
(4)據生態工程中的物種多樣性這一原理,有人認為生態農業建設中,應使食物鏈和營養級越長越多越好。請你結合所學有關生態工程原理,分析該結論是否正確,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科學方法是生物學學習與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種群“J”型增長的數學模型
B.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器是利用在高速離心條件下的不同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離心力,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來
C.摩爾根及其同事運用假說—演繹法,合理地解釋了果蠅紅白眼性狀的遺傳現象,并用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D.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可分別調查動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4、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動態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液的pH值不影響K值(環境容納量)大小
B.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量的變化
C.取適量培養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
D.營養條件并非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013江蘇卷)14.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櫻桃番茄為材料進行果酒、果醋發酵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溫菌,所以果酒發酵所需的最適溫度較高
B. 先供氧進行果醋發酵,然后隔絕空氣進行果酒發酵
C. 與人工接種的發酵相比,自然發酵獲得的產品品質更好
D. 適當加大接種量可以提高發酵速率、抑制雜菌生長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基因A、B、C分別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可將一原本無色的物質轉變為黑色素,即:無色物質X物質
Y物質
黑色素。則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個體交配,出現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A.1/64 B.3/64 C.27/64 D.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