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近年來我國在保護生態環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中生態農業得到了大力推廣。圖為某生態果園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果園中,害蟲和雞鴨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生態果園中食用菌的種植和沼氣池的利用,實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可以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2)在秋冬季節,部分家禽養殖戶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光照時間,提高了家禽的產蛋率,由此說明,信息傳遞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3)請寫出該圖中因捕食關系形成的食物鏈(網)_________________,若雞鴨的能量3/5來自雜草,2/5來自害蟲,那么雞鴨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kg生產者。
【答案】物質循環 能量的多級利用 種群繁衍 13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果樹、雜草為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害蟲、家禽(雞鴨)為消費者;食用菌、沼氣池中的微生物為分解者。
(1)害蟲和雞鴨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消費者的存在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該生態果園中的態果園中食用菌的種植(分解者,可利用動植物遺體殘骸和動物排遺物中的能量)和沼氣池(沼氣中的沼渣可做肥料)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使能量可以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2)該生態系統中,部分家禽養殖戶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光照時間,提高了家禽的產蛋率,使得種群的繁衍能正常進行,說明信息傳遞在生物的種群繁衍等方面其重要作用;
(3)該圖中因捕食關系形成的食物鏈(網)為;在該生態系統中,雞鴨的能量3/5來自雜草,2/5來自害蟲,那么雞鴨增重1kg,至少(能量流動按照20%計算)需要消生產者為(1×3/5÷20%)+(1×2/5÷20%÷20%)=13kg。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種群中1 和2 兩個指標的變化(假設后續趨勢不變),X 軸表示時間,Y 軸表示相對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1 表示種群數量的增長率,則該種群呈邏輯斯諦增長
B.若2 表示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則該種群不存在K 值
C.若1 和2 表示兩個不同種群的數量,則P 時刻種群密度相同
D.若1 和2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則P 時刻年齡結構為增長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狼蛛是肉食性動物,為探明其聽覺在尋覓定位獵物中的作用,研究者比較了狼蛛對有果蠅振翅聲源端和無果蠅振翅聲源端的反應,實驗裝置及結果如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下表為不同距離下狼蛛對有聲源端和無聲源端的選擇指數比較
距離(cm) | 有聲源端 選擇指數(%) | 無聲源端 選擇指數(%) |
3 | 80.55 | 19.45 |
6 | 69.45 | 30.55 |
9 | 69.45 | 30.55 |
12 | 61.11 | 38.89 |
15 | 50.00 | 50.00 |
A. 在食物鏈中,狼蛛至少位于第三營養級
B. 果蠅振翅聲屬于生態系統中的物理信息
C. 狼蛛對有聲源端選擇指數與距離呈正相關
D. 狼蛛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轉入小鼠胚胎干細胞(ES)內,GFP基因若表達就會使細胞帶有綠色熒光,繼而利用帶有綠色熒光的ES細胞培育出嵌合型的小鼠用于科學研究,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
(1)在步驟①中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在GFP基因的首端加入____________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驅動GFP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GFP。GFP基因的尾端還需有_________,使轉錄在需要的地方停止下來。
(2)步驟②的受體細胞是小鼠ES細胞,ES細胞一般從囊胚的___________分離得到,且ES細胞在形態上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在培養ES細胞時,細胞充滿培養皿底部后停止分裂,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想繼續培養則需要重新用__________處理,然后分瓶繼續培養,這樣的培養過程通常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培養。
(3)圖中重組囊胚在步驟⑤之前要先檢測是否有綠色熒光細胞,再通過___________技術移入代孕母鼠子宮內繼續發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圖2分別為物質進出細胞的坐標圖和模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2的物質運輸方式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無關
B.圖1、圖2所代表的物質運輸方式沒有共同點
C.圖1所示的運輸方式可能是肝細胞吸收葡萄糖分子
D.嬰幼兒腸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圖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甲、乙兩種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Ⅱ5為克氏綜合征患者(44+XXY,減數分裂不產生無性染色體的生殖細胞)。現對Ⅰ1、Ⅰ3、Ⅰ4個體的相關基因進行電泳(電泳可將不同類型的基因進行分離),結果如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若Ⅱ5與Ⅱ9婚配,則生下健康男孩的概率為1/24
C.若Ⅱ6與Ⅱ7婚配,則生下患甲、乙兩病女孩的概率為1/32
D.若對第Ⅱ代所有個體進行基因電泳,不可能得到三條條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腸道中的微生物不僅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關,還能通過“腦腸軸”影響生物的個體行為表現。為研究其作用機理,科研人員利用大鼠進行了系列實驗。請回答問題。
(1)科研人員將大鼠分組進行實驗,請完成如表的實驗方案。
分組 | 實驗對象 | 飼養條件 | 檢測 |
對照組 | 含有正常腸道菌群的大鼠 | ② ______ | 60分鐘內的運動距離和運動軌跡 |
實驗組 | ① ______ | 無菌飼料、無菌水、全新開放的盒子 |
實驗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由圖可知______,說明實驗組大鼠出現了自發活動增強的現象。
(2)5-羥色胺(5-HT)是“腦腸軸”的關鍵神經遞質,在腦部組織中含量較高,水解后生成無生物活性的代謝終產物5-HIAA.為探究兩組大鼠行為差異的分子機理,科研人員檢測了大鼠體內5-HIAA與5-HT的比例,由此反應神經遞質5-HT的代謝水平。
①5-HT由______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______的結合,引起突觸后膜______的變化。
②5-HIAA與5-HT比例的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分析結果說明______。
(3)研究人員提出假設:腸道微生物通過促進5-HT分解酶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5-HT的代謝水平。為驗證該假設,研究人員提出了“檢測實驗組大鼠的5-HT分解酶相關基因轉錄量”的實驗方案。請評價此方案,并加以完善和修訂。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初次接受某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再次免疫應答。某研究小組取若干只實驗小鼠分成四組進行實驗,實驗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小鼠分組 | A組 | B組 | C組 | D組 |
初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
間隔一段合適的時間 | ||||
再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抗原甲 | 抗原乙 |
(1)為確定A、B、C.D四組小鼠是否有特異性免疫發生,應檢測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填“抗體”或“淋巴因子”)。如果四組再次注射抗原后檢測的相應物質含量都很高且相差無幾,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再次注射抗原后,四組檢測的結果均有差別,則上述四組小鼠中最可能出現再次免疫應答的組是____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機體能產生記憶細胞,再次注射同種抗原后這些記憶細胞能夠_________________。
(3)A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時間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會出現沉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小組小鼠再次注射同種抗原的時候,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癥狀,該組小鼠體內最可能是發生了________(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過敏反應或自身免疫病),其特點一般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以下一系列反應,最終產物為草酸。
(1)已知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A的大79,請推測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結構式:C是______,F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