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步驟①是 , 最常用的方法是 , 后經③過程誘導原生質體融合,實際融合的過程中原生質體可能會形成種細胞團(只考慮兩個細胞融合的情況).
(2)步驟②一般常用的化學試劑是 , 目的是 .
(3)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成為雜種植株的過程中,運用的技術手是 . 其中步驟④相當于 , 步驟⑤相當于 . 在④⑤過程培養中,除了提供水分、無機鹽、糖類、維生素以及氨基酸外,還需要在培養基中加入 . 同時,在培養過程中,除必要的溫度、光照和氧氣等外界條件外,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操作過程中必須保證條件.
(4)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目的是獲得新的雜種植株.使雙親的能夠在新的植物體上有所表現,其根本原因是 .
(5)若遠源雜交親本A和B都是二倍體,則雜種植株為倍體.從理論上講,雜種植株的育性為(可育或不育).
(6)若遠源雜交親本A細胞內含A條染色體,遠源雜交親本B細胞內含B條染色體,將二者采用傳統雜交育種方法培育(假設能成功),得到的后代應含條染色體,還必須用來處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馬鈴薯植株,此時體細胞中含有條染色體,但雜交育種的方法很難實現,原因是 .
【答案】
(1)去壁;纖維素酶和果膠酶;3
(2)PEG;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3)植物組織培養;脫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無菌
(4)優良性狀;有兩套遺傳物質
(5)四;可育
(6);秋水仙素;A+B;存在生殖隔離
【解析】解:(1)進行植物體細胞雜交時,需用酶解法(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植物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③過程中,若僅考慮2個原生質體的相互融合,可形成3種細胞,即AA、AB、BB,再從中選出雜種細胞進行培養(2)步驟②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一般常用的化學試劑是PEG,誘導原生質體融合.(3)雜種細胞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成為雜種植株.其中步驟④是雜種植物細胞結果脫分化生成愈傷組織,步驟⑤是愈傷組織結果再分化雜種植株.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除了提供水分、無機鹽、糖類、維生素以及氨基酸外,還需要在培養基中加入植物激素,同時,在培養過程中,除必要的溫度、光照和氧氣等外界條件外,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操作過程中必須保證無菌條件.(4)植物體細胞雜交得到的雜種植物,含有雙親的兩套遺傳物質,使雙親的優良性狀能夠在新的植物體上有所表現.(5)若遠源雜交親本A和B都是二倍體,則雜種植株所含染色體的數目為融合前兩種細胞所含染色體數目之和,為四倍體.從理論上講,雜種植株含有同源染色體,是可育的.(6)通過植物體細胞融合得到的雜種細胞所含染色體的數目為融合前兩種細胞所含染色體數目之和,即為A+B.若對番茄和馬鈴薯采用雜交育種方法能成功的話,番茄經過減數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所含染色體數為 ,馬鈴薯進過減數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所含染色體數為
,二者經過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為
,即所得后代應含
條染色體,但是由于兩者的染色體組不同源,因此高度不育,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使染色體數目加倍為(A+B)后,就可以得到可育的番茄﹣馬鈴薯.番茄和馬鈴薯是兩種物種,存在生殖隔離. 所以答案是:(1)去壁纖維素酶和果膠酶;3;(2)PEG;誘導原生質體融合;(3)植物組織培養;脫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無菌;(4)優良性狀;有兩套遺傳物質;(5)四;可育;(6)
;秋水仙素;A+B;存在生殖隔離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研興趣小組欲對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進行分離純化和計數,請幫助完成實驗.
(1)實驗原理:分解尿素的細菌由于含有脲酶,可將而使周圍環境的PH上升,在的培養基中加入指示劑,對其進行分離、鑒別;通過平板上的菌落數可以推測樣品中的活菌數.
(2)實驗簡要步驟: ①土壤取樣并制備培養基:用法對培養基進行滅菌.
②分離純化該細菌: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接種,首先需對土壤濾液進行 , 再分別取土壤濾液0.1mL涂布在每一平板上.
③培養、觀察與計數.
(3)有同學發現,稀釋倍數為104的5個平板上,長出的菌落數分別為9,147,150,153和360,則每升土壤樣液中的細菌數量為個.
(4)某些同學想將分離出的目的菌在﹣20℃長期保存,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化學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到某生物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形成了某種精細胞如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精細胞中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B.減數第二次分裂中一對染色單體沒有相互分離
C.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兩條染色體多復制一次
D.減數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沒有相互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突觸是由[ ] ____、[ ]_____和[ ]_____這三部分構成的。
(2)圖中2是指_____,3是指________。
(3)刺激1上的某一點,興奮在1上的傳導是_______向的,而在4、5、6之間的傳遞是________向的。
(4)興奮性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會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由______變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64條,則該生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中期及精細胞中的染色體數依次為 ( )
A. 64,32,32 B. 64,64,32
C. 32,32,32 D. 64,32,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大分子在生物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學性質使它能夠通過化學鍵連接成鏈狀或環狀,從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①碳元素參與生物體內所有化合物的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③碳元素是各種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組成生物體內有機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生活的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內環境主要是有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的
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有關,與蛋白質的含量無關
C.組織液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D.鈣離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漿蛋白都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他們的雙親中都有一個白化病患者,預計他們生一個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75% D.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長期飲用有助于增強體質,但牛奶同時也是多種疾病的傳播載體.國家標準是每毫升牛奶中細菌數小于30000個.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細菌檢測實驗.
(1)圖1中步驟①稱為消毒法.中學實驗室對培養基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 .
(2)培養基中的蛋白胨可以為微生物提供水和碳源外,還應提供等基本營養成分.進行步驟③操作時,應選用圖2中的哪種工具進行涂布? . 為了避免雜菌污染,此步驟應在酒精燈附近進行.
(3)某同學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菌落數目,菌落分布如圖3所示,推測該同學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
(4)將接種后的培養基和作為對照的同時放入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36小時.取出后統計各平板的菌落數(如表),適于計數的平板菌落數一般需要在之間,經過消毒后的牛奶中,每毫升中細菌數大約是個.
牛奶稀釋倍數 | 10﹣2 | 10﹣3 | 10﹣4 |
平板1菌落數 | 87 | 10 | 1 |
平板2菌落數 | 83 | 12 | 1 |
平板3菌落數 | 85 | 1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