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圓石藻是一種海洋浮游生物,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二甲基硫醚(DMS).DMS是一種對氣候有明顯影響的氣體.下圖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過程,分析回答:
(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圓石藻屬于 . 圓石藻,浮游動物和海洋細菌等生物共同構成 , 經研究圓石藻對海洋氣候變化有影響,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2)當海洋受到輕微污染時,可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力穩定性
(3)研究發現,海洋中許多生物能促進DMS氧化分解,最終產生SO42﹣ , 從而加快了生態系統的 .
(4)圖中浮游動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經自身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外,還將流向 . 中間產物X濃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它能作為一種化學信息使浮游動物對圓石藻的捕食明顯減少,這體現了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作用是 .
【答案】
(1)生產者;群落;間接
(2)抵抗
(3)物質循環
(4)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解析】解:(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圓石藻屬于生產者.生物群落指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聯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故圓石藻、浮游動物、海洋細菌等生物共同構成生物群落.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圓石藻對海洋氣候變化有影響,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屬于間接價值.(2)當海洋受到輕微污染時,可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抵抗力穩定性.(3)研究發現,海洋中許多生物能促進DMS氧化分解,最終產生SO42﹣ , 從而加快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4)圖中浮游動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經自身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外,還將流向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中間產物X濃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它能作為一種化學信息使浮游動物對圓石藻的捕食明顯減少,這體現了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作用是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所以答案是:(1)生產者 群落 間接(2)抵抗(3)物質循環(4)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生態系統的功能的相關知識,掌握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能量交換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功能單位;生態系統中各組分之間緊密聯系,才能使生態系統成為一個統一整體,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以及對生態系統的成分的理解,了解構成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的必需成分:生產者,分解者,無機環境.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將處于G1 期的胡蘿卜愈傷組織細胞置于含3H 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液中,培養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條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單體均含3H
B.每個DNA 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均含3H
C.每個DNA 分子中均只有一條脫氧核苷酸鏈含3H
D.每條染色單體均只有一個DNA 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含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制備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神經—肌肉接頭處有類似突觸的結構),如圖1所示,刺激坐骨神經能引起腓腸肌收縮。人為破損腓腸肌一側,由于破損處細胞內液溢出,使該部位帶負電,而正常部位帶正電,此時若將坐骨神經連接這兩個部位,如圖2所示,腓腸肌則自動收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坐骨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B. 坐骨神經恢復靜息電位的過程中K+持續外流
C. 腓腸肌的自動收縮不是神經遞質作用的結果
D. 刺激坐骨神經使腓腸肌收縮的神經中樞在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小麥和藍藻的細胞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藍藻與小麥都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素
B.藍藻細胞與小麥細胞在結構上的一個相同點是都有細胞壁,其成分也相同
C.這兩類細胞都具有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其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D.這兩類生物的細胞呼吸的方式都為有氧呼吸,是因為它們都有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物質跨膜運輸的三種方式示意圖,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圖①、②、③分別為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示意圖
B.一些小分子如水分子、氧氣、二氧化碳和甘油等,可通過圖②方式跨膜運輸
C.葡萄糖分子進入紅細胞,不能自由地通過細胞膜,可通過③方式跨膜運輸
D.一些大分子物質如胰島素等,也可通過③方式跨膜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二倍體植物的性別由三個等位基因(aD、a+、ad)決定,其中 aD 基因決定雄株,a+基因決定兩性植株,ad 基因決定雌株。這三個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 aD 對 a+、ad 為顯性,a+對 ad 為顯性。請回答:
(1)該植物的雄性植株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純合體。
(2)關于性別,該植物的種群中存在種基因型,一株兩性植株最多可產生種配子。
(3)兩個親本雜交,后代中雌株∶雄株∶兩性植株=1∶2∶1,請用遺傳圖解表示該遺傳過程。
(4)aD、a+、ad 三個等位基因的存在體現了基因突變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不飽和酯類化合物在藥物、涂料等領域應用廣泛。
(1)下列有關化合物I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遇FeCl3溶液能顯紫色 B.可發生酯化反應和銀鏡反應
C.能與溴發生取代和加成反應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與2 mol NaOH反應
(2)反應①是一種由烯烴直接制備不飽和酯的新方法:
①
化合物II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I能與_________________mol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飽和烴類化合物。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別通過消去反應獲得,但只有III能與Na反應產生H2,III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1種);由IV生成II的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合物可用于制備涂料,其單體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利用類似反應①的方法,僅以乙烯為有機物原料合成該單體,涉及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