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4噬菌體 | B 細菌細胞 | C SARS病毒 | D 小麥葉肉細胞 | |
堿基 | 5種 | 8種 | 4種 | 5種 |
五碳糖 | 1種 | 2種 | 2種 | 2種 |
核苷酸 | 5種 | 8種 | 8種 | 8種 |
A、A | B、B | C、C | D、D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如圖含有5種堿基5種核苷酸 |
B、①處有兩個氫鍵,限制酶作用于② |
C、此圖所示過程可以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 |
D、③由RNA聚合酶催化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線粒體內膜是線粒體中生成ATP的主要場所 |
B、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神經遞質發生特異性識別后,神經遞質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 |
C、細胞膜和細胞器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共同組成了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
D、葉綠體的類囊體上附著大量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生成光合產物的主要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地理隔離 |
B、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在世代間具有連續性 |
C、生物自發突變率很低,但突變仍可作為進化的原材料 |
D、漁網網眼較大,有利于魚向體型大的方向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mRNA | B、DNA |
C、蛋白質 | D、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
B、隨著生產的發展,環境容量在不斷加大 |
C、人口的過度增長會造成資源枯竭,環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穩態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c點后,該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一定是喬木 |
B、圖中a→b階段,物種②種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
C、圖中b→c階段,物種②比物種①更能耐受弱光環境 |
D、圖中0→a階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層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