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研究20℃時小麥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關系,得到如下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斷上移
B. a點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C. 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少量缺Mg時,b點將向右移動
D. 外界條件均適宜時,c點之后小麥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可能與葉綠體中酶的數量有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反射弧(“-●--<”表示從樹突到細胞體,再到軸突及其末梢)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在圖甲中,一共有________個神經元,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④所示區域是___________。
(2)圖甲中⑥所示結構稱作__________,興奮在此結構的傳遞是通過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實現的,所完成的信號轉換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興奮部位是____。當興奮以電信號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時,這種電信號也叫做___________。
(4)完整的反射弧結構保證了神經調節的作用速度迅速,但作用范圍比體液調節_________(填“局限”或“廣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___________細胞有絲分裂________期的圖,該細胞中有_______條染色體。
(2)圖乙表示__________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_期。該期細胞有______條染色單體,并由此可知該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_________條。
(3)下表為某生物的體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DNA、染色單體、染色體在各期中的變化數據,請
①__________組為DNA的變化數據。
②__________組為染色單體的變化數據。
③__________組為染色體的變化數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研究CO2濃度、光照強度和溫度對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得到實驗結果如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光照強度為a時,造成曲線Ⅱ和Ⅲ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CO2濃度不同
B. 光照強度為 b 時,造成曲線 I和Ⅱ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溫度的不同
C. 光照強度為a~b時,曲線 I、Ⅱ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D. 光照強度為b~c時,曲線 I、Ⅲ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影響人體內胰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制備大小相同的6個小濾紙片A~F,分別用不同液體浸潤,具體操作如下
②將處理后的濾紙片貼在含淀粉的培養基表面(見圖)。然后,置于恒溫箱在適宜溫度下保溫30分鐘。
③去除6個濾紙片,在培養基中加入碘液,1分鐘后沖去多余碘液。
④觀察接觸過濾紙片區域的顏色。
濾紙片編號: | |||||||
實驗 過程 | 液體 | A | B | C | D | E | F |
胰淀粉酶液 | - | - | - | 1滴 | 1滴 | 1滴 | |
稀HCl | - | 1滴 | - | - | 1滴 | - | |
稀NaOH | - | - | 1滴 | - | - | 1滴 | |
蒸餾水 | 2滴 | 1滴 | 1滴 | 1滴 | - | - | |
實驗結果 | 接觸過濾紙片 區域的顏色 | A | B | C | D | E | F |
? | 深藍 | 深藍 | 淺藍 | 淺藍 | 不變藍 |
(1)本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______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2)實驗中編號為A、B、C的濾紙片起 ____ 作用。實驗結果,接觸過A濾紙片區域的顏色為 ____ 。步驟②中,適宜溫度應約為_____ ℃。
(3)上述實驗表明,胰淀粉酶在______(酸性、中性、堿性)環境中活性較高。
(4)向E組濾紙片補加稀NaOH,再重復完成步驟②~④。若實驗結果是不變藍,則說明未補加稀NaOH前,E組實驗結果是由于淀粉酶活性 _____(“較高”、“較低”、“喪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某植物所在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溫度為A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圖3為25℃時,a、b兩種植物C0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乙丙段植物葉肉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___,對應圖2中的_______(用a、b、c、d表示)點。
(2)圖3中,對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時,平均光照強度在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長。對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適溫度為25℃和30℃。若使溫度提高到30℃(其他條件不變),圖中P點移動方向為__________。
(3)要測定植物在溫度為A、光照強度為d時的真正光合速率,至少需要設計兩組實驗:
一組將植物置于_______條件下,測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裝置中放置NaOH溶液,導致裝置壓強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另一組將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置于溫度為A、光照強度為d的密閉環境中,可在裝置中放置NaHC03溶液或C02緩沖溶液,所測得數值為__________。
(4)該植物細胞吸收1802,放射性元素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出現在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02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植物葉肉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該植物在不同光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02吸收速率表示)的變化。請據圖回答:
(1)圖1細胞內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 (填圖中序號)。
(2)將圖l細胞浸潤在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細胞液濃度的溶液中,該細胞將會出現質壁分離現象。
(3)圖2中,影響曲線AB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是 ,而可能限制曲線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兩種環境因素主要是 。
(4)如果植物白天始終處于圖2中A點狀態,則在較長時間內該植物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圖甲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圖乙表示該生態系統中狼和兔的數量波動情況,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草原中因不同區域的土壤濕度不同而生長著不同的牧草,這體現出群落的 ______結構。
(2)圖甲草原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____,圖中未標明的能量流動去向是_____。
(3)研究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____,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若圖甲表示農田生態系統,從生產者的角度考慮,農民為達成上述目的,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狼和兔的行為活動信息可被對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這體現出信息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