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哺乳動物某個DNA分子中a、b、c三個基因的分布狀況,其中I、II為非基因序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b、c中任意一個基因發生突變,都會影響其他兩個基因的表達
B.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a、b之間可發生互換
C.提高突變頻率的因素可分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
D.若b基因內堿基對替換,會引起a、c基因及其所在DNA分子序列的變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右下圖為細胞分裂的某一時期,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右圖的特點可以推斷為動物細胞
B.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粒②相連
C.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即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⑤和⑥為另一對同源染色體
D.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圖示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一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三的⑩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核中
B.若圖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則相應的雙鏈DNA片段中A占24%
C.圖二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三的⑬過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況下圖三中在動植物細胞中可能發生的是⑨⑩⑪⑫⑬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右圖表示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包括圖中A、B、C所示的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
B.圖中a、b為mRNA的兩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由b到a,所用原料是氨基酸,合成的多條肽鏈在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上相同
C.A過程發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B過程需要的原料是游離的四種核糖核苷酸
D.基因突變一般發生在圖中的A過程中,它是可遺傳變異的根本來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下列有關論述,不正確的是
A.非特異性免疫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然防御功能
B.能識別抗原的細胞有: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
C.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
D.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