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實驗裝置,玻璃槽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允許單糖透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實驗現象是( )
A.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能測到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能測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答案】A
【解析】解:A、蔗糖是二糖不能穿過半透膜,所以水槽中沒有果糖,漏斗中液面開始時上升,加酶蔗糖水解,水勢減小,液面上升,但是葡萄糖和果糖能穿過半透膜,水勢會升高,所以液面還會下降,A正確;
B、由于半透膜只允許單糖分子通過,蔗糖為二糖,蔗糖酶為蛋白質,因此蔗糖和蔗糖酶不會進入到玻璃槽中,B錯誤;
C、根據分析可知,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后又下降,C錯誤;
D、由于半透膜只允許單糖分子通過,蔗糖酶為蛋白質,不能通過,所以在玻璃槽中只能測到葡萄糖、果糖,不能測到蔗糖酶,D錯誤.
故選:A.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由于最初長頸漏斗中只有蔗糖溶液,蔗糖無法透過半透膜,半透膜內側的濃度高,因此水分子主要向長頸漏斗中滲透,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蔗糖會被水解形成兩分子單糖,使兩側溶質分子濃度差繼續加大,液面繼續上升;但單糖可通過半透膜,所有隨著逐漸單糖透過半透膜,使半透膜兩側濃度差降低,液面開始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適量干重相等的4份種子進行不同處理:甲風干;乙消毒后浸水萌發;丙浸水后萌發;丁浸水萌發后煮熟冷卻、消毒。然后分別放入4個保溫瓶中。一段時間后,種子堆內溫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脂質體是一種人工膜(如圖),由磷脂和膽固醇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脂質體表面交聯抗體,靶向給藥
B.防止免疫系統識別脂質體,需用某些化學物質修飾
C.甲為脂溶性藥物,乙為水溶性藥物
D.脂質體能與細胞膜融合,胞吞進入細胞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甲圖中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其中A.B表示兩種酶,將甲圖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過程在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中進行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進行的時間為______________。
(2)乙圖中7的中文名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的斷裂除了需要能量還需要甲圖中______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人體內環境及穩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內環境是指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B. 穩態是指內環境的化學成分、理化特性等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C. 人類疾病的產生都是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的結果
D. 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處于某種狀態下的細胞圖,對此及其相關知識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若用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則清晰可見⑤的內膜
B.如果①處是蒸餾水,則該細胞更容易恢復正常狀態
C.該細胞處于質壁分離或質壁分離復原狀態之中
D.結構④與⑤是與能量轉換相關的細胞器,結構②則與細胞壁形成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控制瘧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了獲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學家采用多種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18條),通過傳統的育種和現 代生物技術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技術,利用酵母菌細胞合成青蒿素(如圖所示)
(1)若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進行青蒿素的工廠化生產,可將青蒿素細胞經培養獲得的 細胞置于發酵罐中培養,經 方式實現細胞數目的增多并產生大量的青蒿素。
(2)根據圖示代謝過程,科學家在培育能產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細胞過程中,需要向酵母細胞中導入 ,繼而可利用 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
(3)圖中①②過程無論發生在青蒿素細胞中,還是發生在酵母細胞中,都能產生相同的物質 FPP,原因是 、 (寫出2點)。
(4)實驗發現,酵母細胞導入相關基因后,該基因能正常表達,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 少,根據圖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破碎雞血細胞時,要先加入20mL的蒸餾水,其作用是( )
A.DNA溶解于水中
B.血細胞破裂,釋放DNA
C.稀釋血液,防止凝固
D.有利于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