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A—a和N—n分別控制某種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狀,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其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如下表。一親本與白色寬花瓣植株雜交,得到F1,對Fl進行測交,得到F2,F2的表現型及比例是:粉紅中間型花瓣∶粉紅寬花瓣∶白色中間型花瓣∶白色寬花瓣=1∶1∶3∶3。該親本的表現型最可能是
基因型 | AA | Aa | aa | NN | Nn | nn |
表現型 | 紅色 | 粉紅色 | 白色 | 窄花瓣 | 中間型花瓣 | 寬花瓣 |
A.紅色窄花瓣 B.白色中間型花瓣
C.粉紅窄花瓣 D.粉紅中間型花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省金華市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下列四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共有5種核苷酸
B.乙圖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類物質
C.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西安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四次適應性訓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小白鼠是研究動物生命活動常用的實驗對象。電刺激小白鼠會使之產生逃避反應。請回答下列有關該實驗的問題:
(1)小白鼠在遭受電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區,該逃避反應主要是通過_______調節完成,完成該逃避反應的結構基礎為____________。在小白鼠逃避反應中,其體內的神經纖維上神經沖動是___________(單向/雙向)傳導的。
(2)在逃避過程中小白鼠體內腎上腺合成并分泌的__________明顯增加,通過促進___________的分解使血糖濃度升高,且使小白鼠體溫逐漸上升,一段時間后體溫恢復正常,這是機體通過調節使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過程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
(3)研究發現小白鼠在連續遭受多次電刺激后,其反應強度隨電刺激的重復出現而減弱。已知其關鍵因素在于突觸的信號傳遞,突觸后膜電位變化與突觸前膜釋放遞質的量有關。據此推斷上述小白鼠反應減弱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小白鼠神經纖維內外維持膜電位的兩種主要陽離子的濃度。
離子 | 神經元內 | 神經元外 |
a | 5~15mol/L | 145mol/L |
b | 140mol/L | 5mol/L |
a、b代表的離子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多次電刺激使小白鼠腦內的某個區域出現病理性損傷,表現為日排尿量明顯增多,飲水劇增,推測可能是腦內___________區域受損,其分泌的____________缺乏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內蒙古巴彥淖爾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近年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全民關注美食的熱潮,其中多次講
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果醋制作時,運用醋酸菌在供應 和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時,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請寫出該過程的化學反應式: 。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用鹽腌制時,應注意控制 ;配制鹵湯時,要使鹵湯中酒的含量控制在 %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蔬菜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在 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 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 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內蒙古巴彥淖爾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動物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機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節
B.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迅速而準確
C.血液中某激素的濃度可反映該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隨內、外環境的改變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連云港外語學校高三第一次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牛體外受精胚胎的工廠化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精子和卵細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牛子宮
B.采集的卵母細胞應立即與精子共同放入培養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的卵細胞與收集來的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需培養到一定階段才可移植
D.體外受精胚胎的工廠化生產即胚胎發育和受精過程只需在體外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