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②為雜交育種,①⑦為多倍體育種,①③⑥為單倍體,①④⑤為誘變育種.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題圖,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四種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
雜交育種 | 誘變育種 | 單倍體育種 | 多倍體育種 | |
方法 | 雜交→自交→選優 |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 | 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
原理 | 基因重組 | 基因突變 |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
解答 解:(1)①→②過程是甲與乙雜交,產生的F1自交,所以育種方式屬于雜交育種.該種育種方法從F2代才開始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一般從F2代開始篩選.⑦過程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所以該育種方法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變異.
(2)③過程采用花藥離體培養技術獲得單倍體Ab個體.①→⑦過程培育的水稻植株染色體數目加倍,屬于四倍體.
(3)純合的旱敏型多顆粒植株與純合的抗旱型少顆粒植株雜交,F1自交,F2抗旱型多顆粒植株(1AAbb、2Aabb)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frac{1}{3}$.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的植株中AA占$\frac{1}{3}$,Aa占$\frac{2}{3}$,自交所得F3中旱敏型植株(aa)所占比例為$\frac{2}{3}$×$\frac{1}{4}$=$\frac{1}{6}$.
故答案為:
(1)雜交育種 F2 秋水仙素 染色體數目變異
(2)花藥離體培養 四
(3)$\frac{1}{3}$ $\frac{1}{6}$
點評 育種實際上是對遺傳基本規律和變異知識的應用,考試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種為背景,綜合考查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單倍體和多倍體育種的區別與聯系,這部分需要重點記憶雜交育種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誘變育種的原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干燥處理時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越利于胡蘿卜素提取 | |
B. | 圖中甲過程表示萃取,此過程用到的有機溶劑具有較低的沸點 | |
C. | 圖中乙過程表示濃縮,濃縮之前進行過濾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 |
D. | 只能從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所有動物的種群密度 | |
B. | 采用取樣器取樣法研究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 | |
C. | 采用抽樣檢測方法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的數量 | |
D. | 采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大豆 | |
B. | 猛禽與田鼠的種間關系是捕食關系 | |
C. | 與曲線Ⅱ相比曲線Ⅰ所示環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 |
D. | b點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敵且食物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體內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的有機物一定不含S元素 | |
B. | 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很低,但不可缺少,如葉綠素的組成離不開Mg元素 | |
C. | 組成生物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細胞鮮重中含量總是最多 | |
D. | 磷脂、蛋白質、ATP和核糖等多種化合物的都含有P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靜息電位的形成主要是鉀離子外流形成的 | |
B. | 動作電位的形成主要是鈉離子內流形成的 | |
C. | 若減小模擬環境中Na+濃度,則動作電位的峰值變小 | |
D. | 若增大模擬環境中K+濃度,則靜息電位的絕對值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種洗衣粉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漬 | |
B. | 該蛋白酶在60℃以上將會失去活性 | |
C. | 這種洗衣粉可除去衣料上的各種污漬 | |
D. | 這種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滌真絲織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遺傳病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
B. | 1、2號后代出現了性狀分離,再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frac{1}{8}$ | |
C. | 若3、4號為異卵雙生,則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frac{1}{9}$ | |
D. | 若3、4號為同卵雙生,則二者性狀差異來自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