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B_Y_和B_yy的個體均表現為黑穎,bbY_的個體均表現為黃穎,bbyy的個體均表現為白穎.再根據子代表現型,結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作答.
解答 解:(1)由題意,燕麥穎片顏色的遺傳受不同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說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_Y_和B_yy的個體均表現為黑穎,bbY_的個體均表現為黃穎,bbyy的個體均表現為白穎.BbYy的個體自交后代中,黑穎占$\frac{12}{16}$(其中B_Y_占$\frac{9}{16}$,B_yy的個體占$\frac{3}{16}$),黃穎占$\frac{3}{16}$,白穎占$\frac{1}{16}$.
(2)黑穎(B___)和黃穎(bbY_)的兩個親本雜交,子代中出現白穎(bbyy),故親本的基因型應為Bb_y×bbYy,有兩種可能,若為BbYy×bbYy,則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4黑穎:3黃穎:1白穎,與題意不符,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Bbyy×bbYy.
(3)黑穎植株的基因型共有BBYY、BBYy、BByy、BbYY、BbYy和Bbyy6種.將它們與白穎植株bbyy雜交,前3種基因型的雜交后代均表現為黑穎,故不能根據F1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確定親本基因型; 后3種基因型親本的雜交后代分別表現為以下的性狀分離比:(1黑穎:1黃穎)、(2黑穎:1黃穎:1白穎)、(1黑穎:1白穎).在前3種基因型中,若親本植株的基因型為BByy,則其與bbyy雜交的F1為Bbyy,再自交的F2性狀分離比為3黑穎:1白穎.
故答案為:
(1)遵循 黑穎 12黑穎:3黃穎:1白穎
(2)Bbyy和bbYy
(3)①6 ②BbYY、BbYy和Bbyy ③3:0:1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學生判斷基因型和表現型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研究者從熱泉中篩選了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應采用無菌技術,防止培養物被微生物污染及 被微生物感染,操作者的雙手需要進行清潔和 處理。
(2)Ⅰ、Ⅱ號培養基配制和滅菌時,滅菌與調節pH的先后順序是 。
(3)Ⅰ號培養基中的碳源為 。若Ⅰ號培養基中的菌落連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部分嗜熱菌的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應挑出透明圈 (填“大”或“小”)的菌落接種到Ⅱ號培養基,該過程的目的是 目的菌;下次劃線時接種環上的菌種來源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一動物種群中僅有Aabb和AAbb兩種類型個體,Aabb:AAbb=1:2,且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比例為1:1,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則該種群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比例為
A.5/8 B.5/9 C.13/16 D.13/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探究酶的專一性時,自變量可以是酶的種類或不同的底物 | |
B. | 用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結構 | |
C. | 不能通過檢測CO2產生與否來判斷乳酸菌是否進行細胞呼吸 | |
D. | 用龍膽紫溶液進行染色后,觀察到洋蔥根尖的質壁分離現象更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試管甲 | 試管乙 |
步驟1 | 加入1%CuSO4溶液和pH6.8的緩沖液各1mL | 加入蒸餾水 |
步驟2 | 各加入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勻后放置一段時間 | |
步驟3 | 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放入37℃恒溫水浴保溫一段時間 | |
步驟4 | 取出試管,各加入1%的碘溶液3滴,觀察顏色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油菜素內酯濃度(mg/L) | O | 0.10 | 0.20 | 0.30 | O.40 | 0.50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有多少個著絲點就有多少條染色體 | |
B. | 減數分裂是種特殊的有絲分裂 | |
C. | 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進行減數分裂 | |
D. | 有絲分裂的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