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變化,圖4表示該生物某細胞的生命歷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8條染色體,圖2所示細胞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B. 圖1所示細胞在圖3中所處時期是AB段;圖3中CD段變化是著絲點分裂.
C. 圖4中,⑤與⑥細胞核DNA相同,蛋白質種類不完全相同。
D. 圖4中,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體積比值增大,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增強
【答案】C
【解析】
圖1、圖2為有絲分裂過程,圖1細胞染色體整齊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2細胞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圖3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其中AB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由1個變為2個,是因為間期DNA的復制;BC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處于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條染色體上的DNA由2個變為1個,是因為后期著絲點的分裂。 圖4中a過程為細胞生長,b為有絲分裂,c為細胞分化。
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圖2所示細胞中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因此不含染色單體,A錯誤;圖1所示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對應于圖3中BC段,圖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B錯誤;圖4中c過程為細胞分化,遺傳物質不改變,蛋白質種類不完全相同,C正確;圖示4中a為細胞生長,細胞越大,相對表面積(表面積/體積比值)越小,物質運輸效率越低,D錯誤。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內部分結締組織細胞的形成過程。成纖維細胞是疏松結締組織的主要細胞成分,其形成過程未經人為調控;A細胞到單核細胞、紅細胞的幾種途徑中部分屬于人為調控過程,PU、GATA為兩種蛋白質,是細胞內的調控因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發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②中,染色體組數目發生倍增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長期培養胚胎干細胞,需建立一種培養體系,可按過程③操作。首先在培養皿底部用胚胎成纖維細胞制備飼養層,當飼養層細胞分裂生長到細胞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會停止增殖。此時,理論上培養皿底部形成的細胞層數為___________。然后將干細胞接種在飼養層上進行培養,由此推測,胚胎成纖維細胞可以分泌抑制_______________的物質。
(3)若要使血紅細胞前體直接轉變成單核細胞,則可行的人為調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A圖表示溫度對植物吸收鉀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影響;B圖表示氧分壓對大麥根吸收鉀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影響。請據圖分析回答
(1)A圖表明,溫度超過了35℃時,隨著溫度的增高,根吸收兩種離子的量都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從而導致呼吸作用下降,為主動運輸提供的能量減少,從而使離子的吸收量下降。
(2)B圖表明,當氧分壓增高時,根吸收離子的量___________,同時,細胞中的糖濃度__________,此時糖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呼吸作用的底物被分解,為離子的___________(填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提供能量。
(3)即便是溫度和氧分壓等條件相同時,根細胞對鉀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吸收量還是不同,這種吸收量上的差異與細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馬齒莧多糖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島素水平,從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濃度,且在一定范圍內,其作用效果與濃度和作用時間呈正相關。現通過如下實驗加以驗證
實驗材料及用具:馬齒莧多糖(已配置成低、中、高濃度)、生理鹽水、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飼料等。
(要求與說明: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的具體測定方法及過程不作要求)
注:12小時禁食后的雄性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能升血糖的四氧嘧啶溶液,72小時后測量空腹血糖,血糖值大于11.1mol/L者即為糖尿病動物模型。
(1)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糖尿病動物模型的制作不做要求。實驗數據每周測一次,連續記錄4次,) ___________
(2)畫出各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隨時間變化曲線___________
(3)①用尿糖試紙檢測正常小鼠的尿液,試紙呈_____色。尿液中檢測不到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些糖尿病者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均持高不下,推測很可能與____________受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高等植物并非所有細胞均存在上述五種結構
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都需要①②③⑤的參與
C.觀察活細胞中的④不需染色,觀察②常用甲基綠染色
D.①③的膜成分在蛋白質的合成和分泌過程中能發生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酶促反應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產物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圖2表示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圖1中曲線Ⅲ所對應的溫度為圖2中的m,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中曲線Ⅰ、Ⅱ所對應的溫度都高于m
B.曲線Ⅰ對應的溫度比曲線Ⅱ對應的更接近該酶的最適溫度
C.適當升高曲線Ⅰ對應的溫度,B點將右移,A點將上移
D.適當增加曲線Ⅱ的酶濃度,C點將左移,A點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Na+-K+泵是一種常見的ATP-驅動泵(如圖所示),是在動物細胞的能量系統中起主要作用的載體,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由此可知 ( )
A.該載體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進物質的轉運
B.Na+通過Na+-K+泵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轉運,K+通過Na+-K+泵的跨膜運輸方式是易化擴散
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與Na+和K+通過Na+-K+泵跨膜運輸的方式不同
D.Na+-K+泵只對維持動物細胞內液滲透壓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甲、乙兩個體的甲狀腺激素含量情況,已知甲為正常個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T3、T4為人體僅有的兩種含碘激素B. 若乙為嬰兒,則可能會患呆小病
C. 甲的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乙低D. 乙的T3、T4含量對下丘腦活動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天津獨流老醋歷史悠久、獨具風味,其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圖:
(1)在酒精發酵階段,若使用固定化酵母細胞,在溶化海藻酸鈉時要進行________;酒精發酵過程中,發酵缸要處于______________狀態。
(2)在醋酸發酵階段,獨流老醋采用獨特的分層固體發酵法,發酵30天。工藝如下:
①發酵過程中,定期取樣測定醋酸菌密度變化,趨勢如上圖。據圖分析,與顛倒前相比,B 層醋酸桿菌在顛倒后密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獨流老醋風味獨特的重要成因。發酵過程中,發酵缸中 ________________層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積累乳酸。
(3)下圖表示溫度、乙醇濃度對該醋酸菌產酸量的影響。
①醋酸菌能將乙醇轉變為_____,再將其轉變為醋酸。
②研究不同酒精濃度下的最高產酸量時,最好把溫度控制為____℃。
③酒精發酵后檢測酒精濃度,將發酵液中酒精濃度調節到_____左右才接種醋酸菌。
④為檢測發酵過程中醋酸菌數量,將1mL發酵液稀釋1000倍后,分別取0.1mL稀釋菌液均勻涂布在4個平板上;經適當培養后,4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20、168、170、172,據此可得出每毫升發酵液中的活菌數為_________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