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濃度適宜的條件下,溫度對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其中實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虛線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圖乙為該植物在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隨光照強度變化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由圖甲可知,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2)乙圖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植物的凈光合作用速率。
(3)當環境溫度為40℃時,該植物的有機物凈積累量為_________mg/h。理論上預計,在溫度為________條件下,植物生長狀況達到最佳,已知乙圖是在此溫度條件下繪制而成的曲線,理論上分析,如果溫度改變為45℃,圖中b點將向____________移。
(4)乙圖曲線中,當光照強度為0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合 植物單位時間氧氣的釋放量(或氧氣的釋放速率) 0 30℃ 右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解析】
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真正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2)由圖可知,乙圖用植物單位時間氧氣的釋放量表示凈光合作用速率。
(3)由甲圖可知,40℃時,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有機物凈積累量為0;在溫度為30℃時,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差值最大,即凈光合作用最大,植物生長狀況最佳;如溫度為45℃,光合作用減弱呼吸作用增強,而b點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所以b點右移。
(4)當光照強度為0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以下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鏈和食物網圖和碳循環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蛇與鷹的關系是_______。該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除了包括甲圖所示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以外,還應包括_______。
(2)采用樣方法調查某種草的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_______。
(3)甲圖中,由于除草劑、化肥、農藥的大最使用,導致蛙的數最急劇減少,請寫出在一段時間內蝗蟲數量的變化趨勢:_________。
(4)甲圖中的草和乙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屬于同一成分。乙圖中,1過程是_______,5過程是____________。
(5)乙圖中各種生物之間通過負反饋調節方式,使種群數量保持動態平衡,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研人員通過在南方鲇基礎飼料(含有充足的蛋自質、脂肪等物質)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對南方鲇幼魚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取體質健壯、規格整齊、平均體重為57.6g的南方鲇幼魚900尾,用基礎飼料馴養20天。
第二步:將900尾南方鲇幼魚均分為9組,編號為1-9,其中1-3組每天飼喂一定量的基礎飼料,4-6組飼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礎飼料,7-9組飼喂等量添加有 0.3g/kg脂肪酶的基礎飼料。
第三步: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飼養60天后,對南方鲇進行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檢測并計算平均值。
實驗結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與脂肪酶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其分泌到細胞外的方式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分泌方式與Na+運出細胞的方式的不同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選擇南方鲇幼魚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前將南方鲇幼魚用基礎飼料馴養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每個處理做3組重復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結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貼的體重,但差異不顯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實驗結果,從脂肪酶影響南方鲇體內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質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白化病與鐮刀狀細胞貧血是兩種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發病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上圖可知,基因1和基因2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白化病的發病概率高于鐮狀細胞貧血
C.上圖中兩種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方式不相同
D.白化病患者的細胞中有基因控制酶合成的過程,但鐮刀狀細胞貧血患者的細胞中沒有基因控制酶合成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會引起致命的出血熱。
(1)埃博拉病毒要入侵機體,首先需要穿過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是______。
(2)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機體后,通過靶向感染、破壞巨噬細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該病毒的_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遞給______,從而無法正常激活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過程,導致機體對該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
(3)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______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用EV-GP免疫小鼠,通過______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用于生產單克隆抗體治療該病。
(4)EV-GP具有多個與抗體結合的位點。為了研究兩種單抗(分別稱為A、B)與EV-GP結合的位點是否相同,可按圖所示簡要流程進行實驗。
①請將圖中應使用的抗體填入表Ⅰ、Ⅱ、Ⅲ、Ⅳ處(填“A”或“B”或“無關抗體”),完成實驗方案(一種即可)。
抗體 組別 | 未標記抗體 | 熒光標記抗體 |
實驗組 | Ⅰ ______ | Ⅱ ______ |
對照組1 | Ⅲ ______ | Ⅳ ______ |
對照組2 | 同Ⅱ | 同Ⅱ |
②若A、B與EV-GP結合的位點不同,與對照組1、2分別比較,實驗組的熒光值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在特殊情況下,會產生針對自身細胞表面某些受體的抗體。如重癥肌無力是由于機體產生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但抗體不能發揮乙酰膽堿的作用,致病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引起該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過強,因此屬于過敏反應
B. 漿細胞特異性識別乙酰膽堿受體從而產生該抗體
C. 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乙酰膽堿受體被當作抗原與該抗體結合
D. 該突觸中不能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獲得玉米多倍體植株,采用以下技術路線。據圖回答:
(1)可用______________對圖中發芽的種子進行處理。
(2)篩選鑒定多倍體時,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_____區的細胞。若裝片中的細胞均多層重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統計細胞周期各時期的細胞數和細胞染色體數。下表分別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II中的乙株的統計結果。
幼苗 | 計數項目 | 細胞周期 | ||||
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
甲株 | 細胞數 細胞染色體數 | x1 | x2 | x3 | x4 | x5 |
/ | / | y | 2y | / | ||
乙株 | 細胞染色體數 | / | / | 2y | 4y | / |
可以利用表中數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比較甲株細胞周期中的間期與分裂期的時間長短。
(3)依表結果,繪出形成乙株的過程中,誘導處理使染色體數加倍的細胞周期及下一個細胞周期的染色體數變化曲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表示小麥種子形成、成熟過程中測定(開花數天后)種子中主要物質的變化,乙圖表示小麥種子萌發過程中吸水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細胞中的水通常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形式存在。種子在成熟過程中,_______水含量所占比例逐漸上升,抗逆性增強;而在萌發過程中經乙圖階段Ⅰ吸水后,種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乙圖階段Ⅱ,種子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階段Ⅰ,階段III吸水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據甲圖分析得知小麥成熟種子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是________,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轉化生成。請推測種子萌發前期淀粉、還原糖的轉化代謝過程及含量變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回答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總是。
材料1: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2:蛙是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可生活在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千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
根據以上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1中的這種蛾已經發生了進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1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結果。
(2)材料2中的這兩個種群是否已經進化為兩個不同的物種?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2中,若發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_____變小。
(4)下表為某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個體數。
基因型 | A種群(個) | B種群(個) |
200 | 0 | |
50 | 160 | |
100 | 200 | |
180 | 0 | |
170 | 270 |
①D基因在A種群中的頻率為__________。你認識造成B種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合理即可)。
②就D基因而言,A種群的遺傳多樣性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