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細胞的物質運輸速率與物質濃度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都必須經過細胞膜,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
(2)列舉兩例以圖中“M”方式進出細胞的物質___________;若圖中曲線N表示心肌細胞吸收K+的曲線,分析限制P點運輸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對離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結果對K+運輸速率顯著減少,而對Ca2+、C6H12O6等物質的運輸速率無影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磷脂雙分子層 O2、CO2、甘油、乙醇等 K+載體數量的限制或能量供應不足 該毒素抑制了K+載體的活性,而對其它載體蛋白無影響
【解析】試題分析:圖中M曲線中物質運輸速率與物質濃度成正比,代表自由擴散;N曲線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物質運輸速率隨濃度增加而提高,超過該范圍,運輸速率不再增加,可能是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
(1)細胞膜屬于生物膜,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雙分子層。
(2)圖中“M”方式為自由擴散,通過該方式進出細胞的物質有:、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心肌細胞吸收K+的為主動運輸,故曲線N中P點的限制因素可能為:K+載體數量的限制或能量供應不足。
(3)心肌細胞對K+、Ca2+、C6H12O6等物質的運輸均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有專一性)和能量供應,該毒素作用后,細胞對K+運輸速率顯著減少,而對其他主動運輸的物質無明顯影響,則可說明該毒素抑制了K+載體的活性,而對其它載體蛋白無影響。
物質類別 | 出入細胞方式 | 物質轉運方向 | 載體蛋白 | 耗能 | |
離子和小 分子物質 | 被動 運輸 | 自由擴散 | 高濃度→低濃度 | 不需要 | 不耗能 |
協助擴散 | 需要 | ||||
主動運輸 | 低濃度→高濃度 | 耗能 | |||
顆粒和大 分子物質 | 胞吞 | 細胞外→細胞內 | 不需要 | ||
胞吐 | 細胞內→細胞外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一)利用酵母菌也可制作葡萄酒,下圖為實驗室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
(1)上述流程中,A 為__________過程, 該過程中酵母菌的呼吸類型主要是有氧呼吸,B 為_______過程。 用KMn04溶液浸泡葡萄的目的是__________。發酵瓶中葡萄汁的裝量應控制在容器的2/3以下, 主要原因是發酵過程有大量__________產生,會使發酵液溢出。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發酵菌種,對野生酵母菌進行誘變后通過篩選可以得到具有這些特性的突變菌,誘變及篩選過程如下:
步驟1:野生菌液體培養一段時間后接受紫外線照射誘變處理。
步驟2:制備選擇培養基。在基本培養基的基礎上,注意添加__________和調低pH值,加__________后滅菌,制成固體培養基。
步驟3:將紫外線照射后的菌液__________,涂布在培養基平面上。
步驟4:根據是否能在培養基上生長篩選出突變菌。
(二)下面是關于植物克隆和生態工程的問題。請回答:
(1)為培育能高效吸收和富集重金屬汞的轉基因優質水稻,常需要將含目的基因的重組DNA通過_____轉入到植物細胞中,再培養成轉基因水稻。
(2)轉基因水稻在多次繼代培養后會喪失__________的表達能力。
(3)植物克隆的技術基礎是__________;在植物克隆試驗研究中,要盡量選擇性狀優良,細胞全能性表達充分的__________。
(4)將水稻的秸稈進行“過腹還田”,利用畜禽糞便等培養食用菌再培養蚯蚓,蚯糞殘渣再作為水稻田的肥料,利用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技術;同時利用該技術能生產出的無公害大米的原因是減少了_____的使用量,減少了環境污染。
(5)下面有關農業生態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__
A.人類食物生產系統的兩大支柱是種植業和漁業
B.根據耕作方式,設計套種、間種和輪種技術
C.利用動物的不同習性,設計立體養殖技術
D.利用生物種間關系,發展生物防治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水稻等大多數綠色植物能將C02與C5結合形成C3,然后在酶的作用下,C3接受ATP供能并被[H]還原,最終形成糖類;而玉米、甘蔗等植物除具有以上固定C02的途徑外,還具有一個途徑能保證植物在低濃度的C02環境中進行較強的光合作用。
(一)設計鑒別小麥和玉米的實驗
(1)實驗原理:小麥的葉綠體只位于葉肉細胞,維管束(由木質部和韌皮部成束狀排列形成的結構,位于葉片葉脈處,主要作用是為植物體輸導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等)鞘細胞不含葉綠體;而玉米的葉綠體位于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
(2)實驗材料及用具: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清水、刀片、小麥葉片、玉米葉片、鑷子等。
(3)實驗步驟:
①目測小麥和玉米的葉片發現____________(填“小麥”或“玉米'的葉脈顏色比較淺。
②取小麥、玉米的葉片橫切做臨時裝片兩個,然后分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③預期結果:下圖_________(填“A”或“B”)是玉米葉片橫切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圖中[1]、[2]、[7]為位于不同部位的葉肉細胞,[4]、[5]為維管束,[3]、[6]為維管束鞘細胞(細胞中的小黑點為葉綠體)
(二)下圖表示小麥和玉米兩種植物光合速率隨外界C02濃度變化的曲線,請回答:
(1)圖中表示小麥的是____________(填“A”或“B”)曲線,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將小麥和玉米置于相同的高溫、強光和干旱環境中,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填“小麥”或“玉米”)生長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胚芽鞘產生生長素的部位、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彎曲生長的部位分別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含有多種多樣的蛋白質,每種蛋白質( )
A. 都含有結構式為(-NH-CO-)的肽鍵
B. 都會在變性失活時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
C. 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D. 都能調節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的圖解如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是 , 其產生的部位是 .
(2)反應①②③④中,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是 , 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 .
(3)蘋果貯藏久了,會有酒味產生,其原因是發生了圖中過程;而馬鈴薯塊莖貯藏久了卻沒有酒味產生,其原因是馬鈴薯塊莖在無氧條件下進行了圖中過程,寫出該過程反應式 .
(4)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這是因為 .
(5)如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 , 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防治日。下列關于結核桿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分布于細胞核內
B. 該菌感染機體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C. 該菌的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后由高爾基體分類運輸到相應部位
D. 該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人體內的每一個細胞均能像草履蟲那樣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B.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在細胞內完成
C. 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體均無細胞結構,其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D. 縮手反射需通過多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