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玉米(2n=20)是典型的雌雄同株植物,其雜交后代通常均能正常結實。有時,雜交后代會出現不結實的現象,這將影響玉米的育種與生產,科研人員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研究,請回答問題:
(1)研究者利用兩種品系的玉米,G-S和g進行單向授粉實驗,如表所示。實驗結果說明G-S品系的植株,經過______處理后,可作為雌株,單向地不接受來自______品系的花粉,而出現不結實現象。這種不同品系間單向地不接受某品系花粉的現象稱為單向雜交不親和現象(UCI)。
表1 不同品系間單向授粉實驗
不同品系 | ♀g×♂G-S | ♀G-S×♂G-S | ♀G-S×♂g | ♀g×♂g |
結果 | 有籽 | 有籽 | 無籽 | 有籽 |
(2)經過研究發現,出現UCI現象的原因與玉米4號染色體上的B基因有關,為了探究該基因在UCI現象中的作用,研究者選取表1中四個雜交體系,提取每種雜交體系中促進花粉管萌發的關鍵蛋白質,利用抗B基因表達產物的抗體進行熒光標記分析,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當g品系為父本時,熒光強度______。綜合圖可推測B基因的作用是______。
(3)為檢測上述推測,研究者將來自G-S品系植株的B基因轉入g品系中,獲取轉基因植物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植株:G-S品系、g品系、轉入B基因的g品系、只轉入空質粒的g品系。
實驗過程:不同品系雜交(至少每個品系植株選取生長態勢一致的10株,進行重復多組試驗)。
實驗過程及其結果如表2所示,請補充表中橫線上的內容
表2 不同品系雜交類型
組別 | 雜交組合 | 結果 |
對照組 | ♀G-S×♂G-S | 有籽 |
♀g×♂g | 有籽 | |
♀g×♂G-S | 有籽 | |
♀G-S×♂g | 無籽 | |
♀G-S×♂含空質粒的g | 無籽 | |
實驗組 | ______ | ______ |
(4)將黃粒玉米(g)與白粒玉米(G-S)兩者間行種植在大田中,發現黃粒玉米植株果穗上出現白色籽粒,而白色玉米植株果穗上未發現黃色籽粒,請根據B基因的功能,從自交及雜交的角度分析,出現此現象原因是______。
【答案】花粉成熟前去雄(人工去雄、去雄) g 弱 (在不同品系雜交時)B基因表達產物促進花粉(在雌株花柱中)萌發出花粉管(的作用不同) ♀G-S×♂轉入B基因g植物 有籽 由于G-S(白色籽粒)品系單向地不接受g(黃色籽粒)品系的花粉,而導致G-S白色籽粒果穗上無黃色籽粒,而各品系自交均可結實
【解析】
由表格1信息可知:g品系提供卵子、G-S品系提供精子,可以進行精卵結合產籽;G-S產生的精子和G-S產生的卵子可以結合產籽;G-S產生卵子和g品系產生的精子不能結合產籽;g產生的卵子和g產生的精子可以結合產籽。根據抗B基因表達產物的抗體進行免疫熒光印跡分析,熒光強度♀g×♂G-S組>G-S自交組>g自交組>♀G-S×♂g組,當g品系為父本時,熒光強度均較低,說明B基因的表達產物在以g為父本的組中表達較低,故B基因可能有促進花粉萌發的作用。
(1)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因此進行雜交實驗,要在花粉成熟之前進行去雄處理,處理后可作為雌株,單向地不接受來自g品系的花粉,而出現不結實現象。
(2)由柱形圖可知,g做父本時,熒光強度較弱,說明g做父本時產生的促進花粉管萌發的關鍵蛋白少,可以推測,B基因表達產物能促進花粉萌發出花粉管。
(3)由題意知,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2)推測的B基因的作用,故實驗組應該是♀G-S×♂轉入B基因g植物,如果后代有籽,則推測正確。
(4)B基因的表達產物在以g為父本的組中表達較低,將黃粒玉米(g)與白粒玉米(G-S)兩者間行種植在大田中,發現黃粒玉米植株果穗上出現白色籽粒,而白色玉米植株果穗上未發現黃色籽粒,可能原因是G-S(白色籽粒)品系單向地不接受g(黃色籽粒)品系的花粉,而導致G-S白色籽粒果穗上無黃色籽粒,而各品系自交均可結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抗銹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讓一株雜合小麥自交獲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銹病的植株后,再自交獲得F2,理論上F2中不抗銹病的植株占總數
A. 1/4 B. 1/6 C. 1/8 D.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啄木鳥能夠穩固地站在直立樹干上,表現出對“爬樹”生活的適應(如圖),這是長期進化的結果。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出現生殖隔離標志新物種的形成
B. 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新物種形成
C. 種群間存在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保存對環境更適應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豆科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CO2釋放和O2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12~24h期間,呼吸速率逐漸 (增強/減弱/不變),在此期間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該呼吸方式在細胞中發生的部位是 .
(2)上述過程中,證明是否有產生酒精的檢測試劑是 ,顏色變化為 .
(3)從第12h到胚根長出期間,萌發種子的干物質總量會減少,主要原因是 .
(4)胚根長出后,萌發種子的 呼吸速率明顯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圖2是圖1中結構⑤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的去甲腎上腺素(NA)既是一種激素,又是一種神經遞質。請根據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標號__________可表示體表的溫度感受器,感受冷水刺激后,興奮傳遞到體溫調節中樞_____________,經綜合分析,通過傳出神經引起骨骼肌戰栗、毛細血管收縮等
(2)圖2中,當神經沖動傳至突觸小體時,引起[ ]________中的NA通過[c]突觸前膜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釋放。
(3)NA經突觸前膜釋放后與突觸后受體結合,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NA同時作用于_______,抑制NA的釋放。這樣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圖是以槍烏賊的粗大神經纖維作為實驗材料測定其受刺激前后的電位變化情況,圖中箭頭表示電流方向。若在b點右側刺激,則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情況依次是④ →_______→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l是細胞中3種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則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2中的b
C. 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B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
D. 圖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數量最多的也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系統中含有鹿、蛇、貓頭鷹、草、兔、鼠等生物,能使貓頭鷹增多的是( )
A. 蛇增多、鹿增多、草減少
B. 鹿減少、蛇增多、鼠減少
C. 兔減少、草減少、鼠減少
D. 蛇減少、草增多、鹿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部分成分(字母)以及相應的生理過程(序號),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該圖表示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圖中所示的能量有___________種形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該生態系統能維持穩定,則A~D之間的能量(依次為a~d)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該圖表示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則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缺少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4)高原雪兔能辨別其天敵赤狐的排泄物氣味而及時進行躲避,這體現了信息傳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流經某一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指 ( )
A.進入這個生態系統的全部太陽能
B.生產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陽能
C.照射到所有植物體上的太陽能
D.生產者傳遞給初級消費者的全部太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