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群落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 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標志
C.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 突變、基因重組導致生物性狀定向變異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有關棉花成熟綠葉組織的相關圖解,圖1是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過程;圖2是某光照強度和適宜溫度下,光合作用增長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可知,乙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要使C3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變的環境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葉綠體內ATP的運動方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C點和D點相比,C點葉綠體中[H]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填“較低”“相等”或“較高”)。
(4)從生長狀況相同的棉花葉片上取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圓葉片,抽取葉片細胞內氣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置于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給予相同光照,測量圓葉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時間,將結果繪成圖3,據此回答。
①該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圖3分析,G點后曲線上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牽牛花的顏色可隨液泡中的酸堿度不同而發生變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堿性時顯藍色,中性時顯紫色,酸性時顯紅色,生理機制如下。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可以用牽牛花朵做實驗材料觀察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
B. 圖中a、b過程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且同時進行,也能夠發生在原核細胞中
C. 牽牛花在清晨時開藍花, 中午轉為紫色,傍晚則可能為紅色
D. 蛋白R是一種載體蛋白,其與細胞膜的功能特性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植物的激素調節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可能會獲得無子果實
B. 大麥種子經赤霉素處理后,無需發芽就可以產生α-淀粉酶
C. 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從根本上說是植物激素調節的結果
D. 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對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中,顯微鏡下可依次觀察到甲、乙、丙三種細胞狀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由觀察甲到觀察乙須將5倍目鏡更換為10倍目鏡
B. 甲、乙、丙可在同一個細胞內依次發生
C. 與甲相比,乙所示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低
D. 由乙轉變為丙的過程中,沒有水分子從胞內擴散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若A代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a代表光,則b、c可分別代表該場所產生的[H〕和ATP
B. 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C. 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攝入的食物,則b、c可分別代表下一營養級的攝入量和A呼吸作用的消耗量
D. 若A為滲透壓調節中樞,a為滲透壓升高,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釋放量的增加和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神經系統調節呼吸頻率的中樞位于脊髓
B. 大腦皮層受損的患者無法完成縮手反射
C. 神經細胞膜外Na+內流導致靜息電位產生
D. 乙酰膽堿以胞吐的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食物中的乳糖進入人體腸道后被水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并運輸至細胞中。在細胞內,半乳糖最終轉變為葡萄糖被利用,其代謝簡圖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乳糖屬于糖類中的__________糖。
(2)半乳糖血癥主要是由于物質a積累,導致血液中半乳糖增高引起的代謝綜合癥。據圖分析患兒體內物質a積累是由于缺乏酶__________。
(3)半乳糖血癥患兒出生數天后,尿液樣品中可檢測出半乳糖。半乳糖為還原性糖,尿液中的半乳糖可用__________試劑檢測。
(4)據圖分析,半乳糖血癥患兒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比正常值__________,應給患兒喂食含__________的食物以緩解病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