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分析,種群數量呈現“S”型曲線,其中B點位于$\frac{K}{2}$處,種群增長率最大,E點位于K值,種群增長率為0,種群數量基本不變.
解答 解:(1)該島嶼上的環頸雉構成一個種群,其數量增長開始時增長緩慢,經快速增長后,增長速度減慢,最終達到相對穩定,其數量呈S型增長.
(2)D-E,從生物因素看,隨種群密度的增長,個體間由于種內斗爭加劇,以及該種群的捕食者增加,導致該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從而使種群數量的增長率下降.
(3)EF段表示穩定期,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其種群凈增長率為0,種群數量相對穩定,看圖可知該島嶼上環頸雉的最大數量為2000只左右.
故答案為:
(1)種群 S
(2)種內斗爭 天敵 出生率 死亡率
(3)0 相對穩定 2000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數量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分析題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AUU變為AUG | B. | 由UUA變為UAC | C. | 由AUG變為AUU | D. | 由UAA變為U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4 8、4 | B. | 5、8 4、8 | C. | 4、4 8、5 | D. | 5、4 4、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秋•晉州市校級期末)分布在新疆新源縣山區的第三紀遺存亞歐最大面積的野蘋果林因遭遇“外來生物”小吉丁蟲肆虐,受災面積已達六成.小吉丁蟲將卵產于樹干表面,幼蟲從果樹表皮進入內部蛀食皮層,成蟲則以樹葉為食,導致果樹迅速干枯死亡.
(1)調查小吉丁蟲卵的密度可采用 法.
(2)小吉丁蟲產卵需要適宜的溫度與光照,溫度與光照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
B. | 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2的性狀分離比為3:1 | |
C. | 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顯性)小麥,最簡單的方法是自交 | |
D. | 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種類和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白♂ | B. | 雜合紅♀×紅♂ | C. | 白♀×紅♂ | D. | 雜合紅♀×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