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細胞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器在細胞中的分布與細胞的功能相適應
B. 線粒體是細胞內物質氧化和能量轉換的主要場所
C. 高爾基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D. 溶酶體內的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植物凈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分析錯誤的是( )
A.甲植物開始積累有機物的最低光照強度大于乙植物
B.兩種植物中,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適合在林下種植
C.光照強度大于a時,甲植物對光能利用率高于乙植物
D.若種植密度過大,乙植物凈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當膀胱被尿液充盈時,膀胱內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沖動。人體的大腦皮層中有使人產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級中樞。在脊髓灰質中有能調節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舒張的低級中輸,完成排尿反射。如圖表示人體神經系統不同中樞對排尿的調節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體直接完成“排尿”反映的排尿中樞位于______(填“大腦”“小腦”或“脊髓”)中,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排尿屬于不受控制的非條件反射,但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適當“憋尿”,環境適當時才去排尿,若從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角度分析“憋尿”的實例,說明______。
(2)當膀胱壁牽張感受器受到尿液壓力刺激產生沖動,沖動到達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______,在c處,b神經元末梢將興奮傳遞給a神經元要借助______方可完成,它能與______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發生______變化,引發一次新的神經沖動(興奮)。
(3)正常成年人產生尿意后,在適宜條件下便能受到意識支配完成排尿過程。請據圖提示,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健康成年人尿意的產生及排尿過程:當膀胱充盈時,______。
(4)某成年患者神經系統受損,雖能產生尿意,但卻出現“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測其受損的部位最可能是圖中的______(填字母)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環境因素對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與b點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的原因是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同
B.b點時將CO2濃度提高到1%,短時間內細胞中C5含量上升
C.若CO2濃度不變,在缺鎂的環境中光合作用速率會下降
D.a點葉肉細胞的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中均可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圖示為__________細胞結構模式圖,與動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它特有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
(2)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填編號),其中RNA從細胞核中進入細胞質穿過__________層磷脂雙分子層。
(3)用該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是由___________(填編號)構成的原生質層。
(4)該圖所示細胞中能夠提取到色素的結構有____________(填名稱)。
(5)如果圖示為洋蔥的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____________(填編號);如果是低等的藻類植物細胞,圖中還應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手術創傷會間接導致病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寒冷刺激會間接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上升,據圖分析,激素甲和激素乙在垂體分泌激素丙的調節中呈______________關系。神經分泌細胞A分泌的激素甲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
(2)電刺激上圖中的神經元,會使其釋放的神經遞質作用于甲狀腺細胞,進而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該過程____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反射活動,當內環境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偏高時,可抑制垂體等的分泌活動,這體現了甲狀腺激素分泌過程中的_______________調節。
(3)激素丙只作用于甲狀腺,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組織細胞,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對該圖的正確理解是( )
A.Ⅰ和Ⅱ分別表示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B.Ⅰ和Ⅱ分別表示胞吞和胞吐
C.水是以Ⅱ方式進入細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氣是以Ⅰ方式進入細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以苯甲醛為原料制備間溴苯甲醛(實驗裝置如圖,相關物質的沸點見附表)。附表 相關物質的沸點(101 kPa)
物質 | 沸點/℃ | 物質 | 沸點/℃ |
溴 | 58.8 | 1,2-二氯乙烷 | 83.5 |
苯甲醛 | 179 | 間溴苯甲醛 | 229 |
其實驗步驟為:
步驟1:將三頸瓶中的一定配比的無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溫至60 ℃,緩慢滴加經濃H2SO4h!t干燥過的液溴,保溫反應一段時間,冷卻。
平臺步驟2:將反應混合物緩慢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攪拌、靜置、分液。有機層用10%NaHCO3溶液洗滌。
步驟3:經洗滌的有機層加入適量無水MgSO4固體,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
步驟4:減壓蒸餾有機層,收集相應餾分。
(1)實驗裝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 ,錐形瓶中的溶液應為 。
(2)步驟1所加入的物質中,有一種物質是催化劑,其化學式為 。
(3)步驟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滌有機層,是為了除去溶于有機層的 (填化學式)。
(4)步驟3中加入無水MgSO4固體的作用是 。
(5)步驟4中采用減壓蒸餾技術,是為了防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