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代表性激素、②代表膽固醇 | |
B. | ①代表細胞核體積增大、②代表細胞衰老的特征 | |
C. | 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質 | |
D. | ①代表唾液、②代表細胞外液 |
分析 1、脂質的種類及其功能:
功能分類 | 化學本質分類 | 功 能 | |
儲藏脂類 | 脂 肪 | 儲藏能量,緩沖壓力,減少摩擦,保溫作用 | |
結構脂類 | 磷 脂 | 是細胞膜、細胞器膜和細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 |
調節脂類 | 固醇 | 膽固醇 | 細胞膜的重要成份,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
性激素 | 促進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激發和維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動物的性周期 | ||
維生素D | 促進動物腸道對鈣磷的吸收,調節鈣磷的平衡 |
解答 解:A、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因此性激素和膽固醇是并列關系,A錯誤;
B、細胞衰老后,細胞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B正確;
C、酶是蛋白質或RNA,因此酶和蛋白質之間不是簡單的包含關系,C錯誤;
D、唾液不屬于體液,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概念圖,考查脂質、細胞衰老、酶以及內環境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脂質的種類;識記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識記酶的概念及化學本質;識記內環境的組成,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病為常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控制 | |
B. | 乙病可能是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 | |
C. | Ⅱ-2一定是純合子 | |
D. | Ⅱ-5和Ⅱ-6結婚后,所生孩子患甲病的可能性是$\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黑藻葉肉細胞中含有較多呈橢球狀的葉綠體 | |
B. | 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橙黃色脂肪顆粒 | |
C. |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細胞膜結構 | |
D.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核糖體清晰可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徹底水解后產物是氨基酸 | |
B. | 人體內環境中的Na+、C1-有維持滲透壓的功能 | |
C. | 人的一生中,細胞中的$\frac{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逐漸上升 | |
D. | N不僅是生物膜系統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是地殼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此可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 |
B. | 相同質量的糖類和脂肪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脂肪,產生水多的是糖類 | |
C. | HIV病毒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后可得到6種化合物 | |
D. | 食鹽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質與高溫處理的蛋白質空間結構都發生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自噬中最主要是核糖體這一細胞器的參與 | |
B. | 細胞自噬體現生物膜的功能特點 | |
C. | 細胞自噬即是細胞死亡 | |
D. | 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大腦中存在大量淀粉樣斑塊,可能原因是細胞自噬基因突變導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涼山州高三第三次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3分)研究發現油菜的無花瓣突變體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及抗病性,有無花瓣受一對等位基因 A、a控制,油菜的花色黃色(B)對白色(b)為顯性。請根據下列雜交實驗回答:
親本 | F1 | F2 |
無花瓣×有花瓣黃色 | 無花瓣 | 無花瓣:有花瓣黃色:有花瓣白色= 12:3:1 |
(1)基因B、b和A、a位于 對同源染色體上。油菜的無花瓣對有花瓣為 性,無花瓣油菜可依靠花蜜吸引昆蟲采蜜授粉,說明種群的 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2) 親本的無花瓣油菜的基因型是 ,F2無花瓣中純合子的所占比例為 。
(3) 研究者發現油菜中有一種雄性不育現象,其機理是該油菜植株中B/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缺失(不丟失B、b基因)導致花粉不育,而其雌配子可育。
①該變異可為自然選擇提供 ,也可為油菜的雜種優勢利用提供良好的科研材料,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②基因型為AaBb的油菜植株存在花粉不育的現象,將該植株自交,請根據子代的表現型和比例判斷是哪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
如果沒有子代產生,則是 所致。
如果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則是 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
如果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無花瓣:有花瓣黃色:有花瓣白色= 6:1:1, 則是 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