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細胞膜探索歷程的重要實驗,請寫出各字母對應的內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細胞膜中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生物膜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組成的靜態統一結構模型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流動鑲嵌
【解析】
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1、19世紀末,歐文頓發現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20世紀初,科學家第一次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分離出來,化學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3、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由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4、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并大膽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的統一結構。
5、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的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人所接受。
A:19世紀末,歐文頓發現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結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由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C: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并大膽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的統一結構。
D: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的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E: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人所接受。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的數學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學含義是
A. 人體紅細胞中K+吸收速率隨O2濃度變化的情況
B. 萌發的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C. 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情況
D. 質壁分離和復原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研究囊泡運輸的調控機制的三位美國科學家其研究顯示:囊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主要司職細胞內不同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稱之為囊泡運輸,一般包括出芽、錨定和融合等過程(如下圖所示),需要貨物分子、運輸復合體、動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參與以及多種分子的調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囊泡運輸全過程需要多種蛋白質參與實現
B.囊泡運輸會導致生物膜面積不斷縮小以致細胞死亡
C.囊泡中物質運輸需要通透多層生物膜,才能“錨定”
D.“出芽”和“融合”體現了細胞膜的成分中包括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個土豆(含過氧化氫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過氧化氫溶液的針筒中(如下圖所示),以探究酶促反應的相關問題。根據實驗現象與數據分析答題。
(1)該實驗中,若土豆片為4片時,每隔5分鐘采集一次數據,結果如圖乙所示。20分鐘后,氣體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土豆片為8片時,請在下圖中畫出實驗結果的曲線a____________;如果要獲得更多的氣體,在不改變所用的溶液體積的條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其實驗結果請在圖中畫出曲線b表示。_________
(3)為保證上述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條件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這屬于實驗變量中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適當的方法分離出某動物細胞的3種細胞器,經測定其中3種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B.細胞器乙肯定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關
C.細胞器丙是中心體,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D.硝化細菌與此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甲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細胞的部分結構放大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細胞分裂間期,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 ]____________。
(2)細胞的識別與⑥中的[ ]__________有關。觀察活細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劑是__________。
(3)圖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的是________(填標號),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遺傳物質存在______________(填標號)中。
(4)用含有35S標記的氨基酸的培養基培養動物細胞,該細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種含35S的蛋白質。請寫出35S在細胞各結構間移動的先后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數字表示先后順序)
(5)信使RNA在細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進入細胞質中并與核糖體結合,通過的生物膜的層數是_____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川芎植株的一葉片置于恒溫的密閉小室內,調節小室內CO2濃度,在適宜的光照強度下測定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點左移,b點左移
B. 如果光照強度適當降低,a點左移,b點右移
C. 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點右移,b點右移
D. 如果光照強度適當增強,a點左移,b點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ABO血型就是由IA、IB、i3個復等位基因決定的,但任何一個二倍體不會同時具有這3個復等位基因,而是在某9號染色體上具有其中任意的兩個等位基因,而表現出一種特定的血型。例如,我國漢族人群的ABO血型系統的4種表現型及可能的基因型如表所示:
基因型 | IAIA或IAi | IBIB或IBi | IAIB | ii |
表現型 |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其中,IA基因和IB基因分別對i基因為顯性,IA基因與IB基因為共顯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除IA、IB、i3個復等位基因外,等位基因H與h也與ABO血型的形成有關,形成過程如圖所示。等位基因H、h和IA、IB、i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由圖可知,基因H通過控制催化前體物質合成H物質的________,若4號個體是孟買型,則其基因型為______。
(2)現有一對夫妻,丈夫為AB型血紅綠色盲男性,妻子為O型血紅綠色盲攜帶者。則他們生A型血男孩的概率是____;所生女兒色覺正常的概率是_____;他們的B型血色盲女兒和AB型血色覺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為______。(假設這對夫妻基因型都是HH)
(3)ABO血型在紅細胞膜上有抗原,在血清中有天然抗體,抗原和相應的抗體相遇會發生凝集反應。如A型血的人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的抗體β;B型血的人有B抗原,有A抗體α;AB型血的人有A和B抗原,沒有抗體;O型血的人沒有抗原,而有α和β抗體。在一個成員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紅細胞能被丈夫和兒子的血清凝集,則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____。(假設這對夫妻基因型都是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