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Ⅰ.如圖表示兩種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實驗方案。已知調控細胞增殖的基因在骨髓瘤細胞的細胞質中,回答相關問題:
(1)若圖1中A是小鼠骨髓瘤細胞,則B細胞是取自_______________動物體內的B細胞,促進d過程的常用誘導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圖1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方法中制備的原理是細胞膜流動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體外培養動物細胞的條件有無菌無毒、營養條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細胞核移植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圖2),a為去核的____________細胞,e是從d中分離出的____________細胞,V過程類似于植物組織培養中的_____________過程。
(4)單克隆抗體作為診斷試劑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態工程是指人類利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的。與傳統的工程相比,生態工程是一類___________________、可持續的工程體系。生態工程是實現__________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 注射過特定抗原蛋白 聚乙二醇(PEG)或滅活的病毒 細胞增殖 溫度和PH 氣體環境 骨髓瘤 胚胎干 再分化 準確、高效、簡易、快速 系統學 工程學 少消耗多效益 循環經濟
【解析】
據題文描述和圖示分析可知,該題考查動物細胞融合與生產單克隆抗體、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核移植、生態工程的內涵和特點等相關知識。
Ⅰ.(1) 在圖1中所示的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與A所示的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的B細胞,是取自注射過特定抗原蛋白動物體內的B細胞。d過程是誘導動物細胞融合,常用的誘導劑是聚乙二醇(PEG)或滅活的病毒。
(2) 在圖1中,A細胞與B細胞融合為C細胞采用的是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其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篩選出的D細胞進行細胞培養,利用了細胞增殖的原理。體外培養動物細胞的條件有無菌無毒的環境、營養條件、溫度和PH、氣體環境。
(3) 骨髓瘤細胞具有無限增殖能力,且調控細胞增殖的基因在其細胞的細胞質中,而圖2是借助細胞核移植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所以a為去核的骨髓瘤細胞。e是從d所示的早期胚胎中分離出的胚胎干細胞,通過V過程的培養得到的特定細胞f能分泌抗體,因此V過程類似于植物組織培養中的再分化過程。
(4) 單克隆抗體作為診斷試劑,具有準確、高效、簡易、快速的優點。
Ⅱ.生態工程是指人類利用系統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與傳統的工程相比,生態工程是一類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的工程體系。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對半夏植物種子萌發的影響,分別測定不同濃度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單獨處理后種子的活力指數(活力指數是種子發芽速率和生長量的綜合反映,是種子活力的更好指標,無單位)得到如下圖所示數據。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兩種激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___;不同點是____________。
(2)促進半夏種子萌發的GA最適濃度為_______ppm。為探究兩種激素共同作用時的最佳濃度組合,研究小組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思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設置幾種不同濃度的GA和IAA組合,分別處理種子,一段時間后測定___________,以獲得活力指數。若所測數據內出現峰值,則其對應的濃度組合為最佳組合;若未出現峰值,則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小腸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情況。為進一步探究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與細胞內、外液葡萄糖濃度差的關系,有人設計了如圖2實驗(記作甲):錐形瓶內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腸上皮組織切片。溶液內含細胞生活必須的物質(濃度忽略不計)。實驗初,毛細玻璃管內的紅色液滴向左緩緩移動,5min起速率逐漸加快,此時,錐形瓶內葡萄糖溶液的濃度為a mg/dL。
(1)圖1顯示:曲線AB段、BC段,小腸細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屬于______ 、________。分析CD段變化原因可能是載體失活而不是載體飽和,理由是:當載體飽和時,_______________,這與事實矛盾。
(2)圖2錐形瓶紅色液滴的移動直接顯示瓶內___________含量的變化。
(3)為驗證5min時造成紅色液滴移動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設計一個對比實驗(記作乙):乙實驗裝置的不同之處是5min 時用呼吸抑制處理小腸上皮細胞。假定呼吸被徹底阻斷,預期結果:①實驗開始5 min時,液滴移動情況是:實驗甲________,實驗乙________;②葡萄糖溶液濃度變化情況是:實驗甲____________實驗乙___________。
(4)若用相等質量的成熟紅細胞替代小腸上皮細胞,紅色液滴移動情況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實驗包括4個步驟:①培養噬菌體,②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③放射性檢測,④離心分離。
(1)該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
(2)下圖中錐形瓶內的培養液是用來培養________的,其內的營養成分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32P。
(3)如果讓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圖中離心管的上清液中,則獲得該實驗中的噬菌體的培養方法是________。
A.用含35S的培養基直接培養噬菌體
B.用含32P培養基直接培養噬菌體
C.用含35S的培養基培養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噬菌體
D.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噬菌體
(4)用被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離心后,發現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質存在,這些放射性物質的來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連續培養噬菌體n代,則含親代噬菌體DNA的個體應占總數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蠶豆幼苗放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即3H-T,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組成成分)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讓3H摻入DNA中,從而使染色體帶有放射性,培養過程如圖甲。隨后,將幼苗轉到含有秋水仙素(可持續發揮作用且不會導致細胞死亡)的普通培養基(1H-T)中培養一段時間,圖乙是跟蹤檢測根尖細胞部分染色體某時期變化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完成圖甲的培養過程,核DNA至少經過_________次復制。若某核DNA含有900個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則復制3次需要__________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2)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圖乙的B過程發生在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此過程產生的兩條染色體中,含3H的DNA單鏈占全部單鏈的比值為___________。
(3)圖乙中________階段(填“A”或“B”)發生DNA的半保留復制,出現相應實驗結果的原因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同學用體重等方面大體相同的三組兔子進行如下實驗:將少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組兔子的體內,然后定時測定兔子甲狀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別給三組兔子注射①無放射性的甲狀腺激素,②無放射性的促甲狀腺激素,③生理鹽水,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據圖可判斷A、B、C三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質依次是( )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四個物種的進化關系樹(圖中百分數表示各物種與人類的DNA相似度)。DNA堿基進化速率按1%/百萬年計算,下列相關論述合理的是
A. 四個物種沒有任何親緣關系
B. 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非洲猴
C.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經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
D. 大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與大猩猩和非洲猴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