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中A所示物質很可能是肌糖(原) | |
B. | 圖中⑤過程比④過程多穿越3層生物膜 | |
C. | 圖示⑥過程與④過程均需載體與能量 | |
D. | 圖示B物質為丙酮酸,與其生成有關的③過程同時會產生ATP |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某組織細胞物質交換及轉化示意圖,在肝臟細胞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轉化成肝糖原,當血漿中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正常含量時,肝糖原可以分解產生葡萄糖及時補充,因此A可以代表肝糖原.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兩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因此B代表丙酮酸.
解答 解:A、當血漿中葡萄糖的含量低于正常含量時,肌糖原不分解,圖中A所示物質很可能是肝糖原,A錯誤;
B、圖中⑤代表氧氣從紅細胞到組織細胞利用的過程,需要穿過1層紅細胞膜,1層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膜),1層細胞膜,2層線粒體膜,共6層膜;圖中④代表葡萄糖從血漿進入組織細胞,需要穿過1層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膜),1層細胞膜,共3層膜,所以圖中⑤過程比④過程多穿越3層生物膜,B正確;
C、圖示⑥過程表示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為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
D、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兩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因此B代表丙酮酸,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組成,有氧呼吸,肝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等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項 | B. | 3項 | C. | 4項 | D. | 5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組成小麥的主要元素是( )
A.C、H、Ca、K、Mg、B
B.N、P、S、Zn、Cu、Mn
C.C、H、O、P、S、N
D.H、O、Fe、B、Zn、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八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一種蜣螂(俗稱屎殼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僅吃糞便,還取食包括蜈蚣在內的千足蟲。與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結構也發生變化: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千足蟲內臟,后腿較卷曲,便于捕獵千足蟲。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蜣螂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
B.與普通蜣螂相比,該蜣螂種群的某些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
C.頭部和后翼結構發生變化的蜣螂類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該蜣螂與普通蜣螂之間一定產生了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加入試劑 | 處理方法 |
試管1 | 1%DCPIP0.5mL和葉綠體懸浮液5mL | 光照 |
試管2 | ① | 黑暗 |
試管3 | 1%DCPIP0.5mL和0.5mL蔗糖溶液5mL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生態系統中生產者一定是自養型生物,消費者和分解者一定是異養型生物 | |
B. | 沒有消費者的生態系統,通過自動調節也可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
C. | 在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體型就越大 | |
D. |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伴隨物質循環進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